以高质量调查研究 赋能佛山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6-07 08:28 来源:佛山日报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就没有决策权。重视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今年全国两会上,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同时,中办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明确要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由此推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全党持续深入。为什么当下会提出这一要求?做调查调研,需要怎样的方法论?本期圆桌论坛就此展开探讨。

主持人:小青

互动嘉宾:黄建宏-广东省委党校决策咨询部副主任、教授;杜奋根-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教授;孙晓晖-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黄琼-佛山市委党校科研处主任


关键是要练好发现本质问题的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个正确决策的制定及贯彻落实离不开调查研究。高质量的调查研究关键在于做到“六力”,即看问题的眼力、谋事情的脑力、察民情的听力、走基层的脚力、写报告的笔力以及调研成果的转化力。其中,看问题的眼力和谋事情的脑力讲的是发现问题的能力。调查研究以问题为导向,是奔着问题去的,在调查研究中,如果缺乏明确的问题研究,势必会削弱研究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也就无法针对某一问题开展深入调查。因此,开展调查研究,一定要具备精准捕捉问题的能力。

调查研究主要围绕本质问题而非表面问题展开。调查研究不但要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而且要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也就是说,调查研究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本质问题比表面问题更为重要。表面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它甚至不需要调查也能捕捉,但本质问题需要通过追根溯源、抽丝剥茧、层层递进才能挖掘出来。表面问题可以有很多个,但本质问题往往只有一个。只有抓住问题的本质,才能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抓不住本质问题的调查研究是无效的、不科学的,撰写出来的调查报告也将不会有实质性意义。因此,做好调查研究的关键,就是要有发现本质问题的能力。

调查研究不但关注当下问题也聚焦未来问题。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新矛盾新问题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出现。有些社会现象、社会政策对于老百姓来讲当下是合理的、可接受的,不存在异议,也不会引发矛盾和冲突,但需要警惕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现象和政策会渐渐变得不合理、不可接受。因此,开展调查研究一定要有超前的眼光,要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反应敏锐,重点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和预见性等重要问题的调查研究,及时应对因形势发展变化而提出的新课题新挑战。

调查研究既关注现实问题更重视破解现实问题。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除了要实行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之外,还要着力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深入调查研究,就是要及时发现并纾解政策落实中的困难和问题,既要灵活运用政策,又要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最大限度用好政策资源、释放政策红利。调查研究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是奔着解决问题去的,政策本身也应成为调查研究重点关注的对象。事实上,有很多基层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来自政策本身,有些问题在基层始终无法解决就是因为基层没有制定和修改政策的权力,调查研究既然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就不可避免会涉及政策性问题。从这个角度讲,调查研究既要拜人民为师,到人民群众中去真正发现群众面临的现实问题,又要到政府职能部门去开展政策方面的调查研究,破解现实问题的政策性难题。(黄建宏、江梓瑜)


向革命先辈学习调研“真经”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开宗明义地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时至今日,这个著名论断已经家喻户晓,成为人们的共识。进入新时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向老一辈革命家学习调查研究的“真经”,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更好地开展新时代的调查研究。

开展调查研究,必须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实际、了解实情。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不辞劳苦,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著名的“寻乌调查”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1930年5月,毛泽东在时任中共寻乌县委书记古柏的协助下,对寻乌的大街小巷进行了详细考察,并召集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代表人物接连召开了十多天的座谈会。调查材料引人入胜,形成的《寻乌调查》成为我们党坚持群众路线、开展调查研究的经典之作,对我们形成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今中国的改革发展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形势越是纷繁复杂,就越要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我们要向革命前辈学习,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既要到工作开展顺利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要到困难多、情况复杂的地方去研究问题,全面准确了解工作的实际情况。

开展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讲求方法、提高质量。调查研究作为党的传家宝,既是思想方法,也是工作方法。革命前辈在开展调查研究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工作方法。告诉我们,调查研究“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精髓;“走马观花不行、蜻蜓点水不行”,必须坚持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看问题;“要善于解剖麻雀,发现典型”,这样可以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这样可以学习群众智慧、把握历史主动。1961年春,刘少奇到湖南宁乡调查,轻装简从,到老乡家睡门板、铺禾草,开了20多个座谈会,深入11个生产队,了解到大量基层情况并掌握一手材料,为此后调整农村政策奠定了基础。今天向革命前辈学习,一定要力戒“看重形式搞摆拍、不问结果讲排场”“走马观花看盆景、装模作样听汇报”“伸手基层要材料、指手画脚下指示”的调查研究,坚持“四不两直”,努力提高调研质量。

开展调查研究,必须坚持攻坚克难、转化成果、善作善为。开展调查研究,为的是解决问题。毛泽东同志说:“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么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其实可以有两重理解,一则解决在调查中遇到的问题,二则解决调查研究成果的转化问题。革命前辈在这方面同样树立了许多典范。比如,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毛泽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从《宁冈调查》《永新调查》到《寻乌调查》《调查工作》再到《兴国调查》《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并把调查成果积极转化为革命行动,为我们党探索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作了重要贡献。今天,我们更需要向革命前辈学习,坚持攻坚克难,发扬斗争精神,在“啃硬骨头”“涉险滩”中增强斗争本领,坚定信念、久久为功,善作善为,将调查研究成果切实转化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实际行动。(杜奋根)


要真正做到找问题、找原因、找对策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同志的一贯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对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首先要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深刻把握调查研究的极端重要性。一是对调查研究的把握和认识上,深刻把握调查研究的极端重要性。回顾我们党100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重视调查研究,制定的工作方针符合客观实际,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因此,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事。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深层次矛盾绕不开、躲不过,各种风险挑战和困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我们唯有用好调查研究这个党的传家宝,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才能推动高质量发展。二是在调查研究的方法上,要在求真、求深、求实上下功夫,扑下身子,下沉一线,听真话、看真貌,深入群众、深入难点,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用真招、出实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有句话说得好:调查研究要有“半杯水”的心态,“半杯”装问题,多向群众请教 ;“半杯”装办法,把好做法带回来。实践证明,只要真调研、调真研,就一定调有所得、研有所获。三是在调查研究的作风上,走心的调研不仅要身入基层,实地去看、去听、去问、去体验、去感悟,更要心到基层,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以爱民之心、责任之心、敬畏之心走好深入基层“最后一公里”。

调查研究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问题是实践的起点、创新的源泉,抓住问题就抓住了发展的“牛鼻子”。为此,一是要紧扣现实找问题,增强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只有具备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敢于正视问题的宽阔胸襟,才会产生关注问题和发现问题的内在自觉,才能形成对各类问题如“春江水暖鸭先知”般的敏锐性和洞察力。二是要紧扣真相找原因,增强研究问题的精准性。“三分调查,七分研究。”问题本质的研究比问题真相的调查更难,研究问题更见真功夫。因此要对调查出来的问题进行梳理分类,明确全局问题和局部问题、阶段性问题和趋势性问题,在此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问题不同研究。三是紧扣原因找对策,增强解决问题的实效性。调查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促进发展。要在深入调研、精准“把脉”基础上对“症”找“药”,精准寻策,增强解决问题的实效性,以高质量的决策咨询研究助推佛山的宏伟蓝图变为“施工图”“实景画”。(黄琼)


下好调研真功夫 推动高质量发展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最重要的一招。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之际,佛山要在调查研究上下出“苦功夫”、拼出“真功夫”、用好“巧功夫”,以高质量调查研究赋能佛山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调查研究中找准产业发展短板的症结。调查研究就是要梳理问题、排查问题,必须直奔基层、直冲一线,“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佛山作为制造业大市,一方面要做大做强传统支柱制造产业,另一方面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制造产业,这都要求深入企业一线、深入工厂车间、深入新社会组织开展调研,摸清佛山制造业的家底,厘清制造业发展的现状特征、坐标定位和发力点位,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数智技术对调研材料进行科学统计和综合分析,找准佛山制造产业发展的短板之处、薄弱环节及其症结所在,并与一线生产者、技术管理人员和专家学者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通过“交换、比较、反复”的调研方法,取得扎实有效的调研成果。

在调查研究中做实破解发展难题的方案。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不断认识矛盾并解决矛盾的过程。佛山制造业家底厚实,但创新能力相对不足,这成为佛山制造业由大变强的主要掣肘。以高质量调查研究破解佛山产业发展难题,要通过调访城乡基层群众、调取产品原料样本、调阅生产研发全过程数据,获取最深入、最广泛、最真实的一手调研材料,摸清企业生产实际和群众真实需求、查明产业升级“卡脖子”技术痛点。要针对制造业发展过程的堵点淤点难点,深入研究重要环节产业链、价值链补短板、锻长板、固底板的办法,探索出以佛山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的有效对策。

在调查研究中抓好产业升级工作的落实。高质量调查研究既要抓方案,也要抓执行;既要看过程,也要看结果。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进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这都是佛山高质量推进制造业当家的重要工作。如何抓实这些工作?如何监管工作到位?如果不去调查研究,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工作的落实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必须把调查研究贯彻到产品生产研发、产业升级转型的全过程全领域,开展跟踪性调研、解剖式调研、督查式调研,不断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推动佛山由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跃升。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佛山要在产业高质量发展路上作出示范、做好表率、当好生力军,就必须用好调查研究这个党的“传家宝”,以高质量调查研究赋能佛山产业高质量发展,以佛山制造挺起广东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苏沛钰 孙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