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佛全域同城化如何下好交通先手棋?

发布时间:2022-09-02 08:37 来源:佛山日报

2953331_wangs_1661441776017_b.jpg

佛山地铁2号线开通后,成为广佛往来的新通道。/佛山日报记者吕润致摄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

8月17日,备受瞩目的《广佛全域同城化“十四五”发展规划》正式印发,其中明确提出广佛要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包括打造全球领先的国际航空枢纽、强化国际航运枢纽功能、打造轨道交通一张网、深化道路交通无缝衔接。广佛两市共同绘就的一幅广佛全域同城化交通建设蓝图,振奋人心。

而8月初发布的《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明确将佛山全域纳入广州都市圈,并将佛山多个交通枢纽项目纳入构建广州都市圈多级协同的交通枢纽体系。

广佛两市同处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域,地域相连、历史相承、文化同源、产业互补,融合发展的基础得天独厚。2008年,“广佛同城”概念正式提出,2009年,广佛两市签订合作框架协议,至今携手走过十余年,同城化探索持续走在全国前列,如今正步伐坚定地迈向全域同城化“深水区”。

同城化发展,交通先行是关键。回顾广佛同城化进程,交通是实打实的“开路先锋”,一边推动产业经济发展,一边连起两地市民便利的同城工作和生活。

但也毋庸讳言,梳理广佛交通对接的历程,尤其是城市轨道交通方面,两地规划的同城交通对接项目很多,但十多年间落地建成的项目还偏少,建设速度也偏慢。与两地市民共同的、热切的期望相比,仍难尽如人意。

广佛同城十余年,在交通同城化方面,取得了哪些实质性进展,有着怎样的规划布局?进入“十四五”,广佛两地又将如何发挥交通先行作用,“一张网”规划、一体化建设,全面加快推进交通同城化进程,助推广佛全域同城化发展再上新台阶?


多条地铁内通外联

同城化不断加快步伐

地铁一响,黄金万两。说到地铁的重要性,广佛线是鲜活的例子。

广佛线通车10余年,日均客流量从开通时的10万人次提升至超50万人次,为广佛两地架起一条黄金走廊,推动了同城出行、区域融合、城市升级、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去年12月28日,佛山地铁2号线开通,让禅城、南海、顺德连接更紧密,又因为对接广州南站,不仅成为广佛往来的新通道,也拉近了佛山与粤港澳大湾区东、西两翼的深圳、珠海等重要节点城市的时空距离。

功能类似的还有今年5月1日开通的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顺德段。该线路起于顺德北滘美的大道站,无缝对接广州南站,全程用时约22分钟,将佛山的顺德区与广州的番禺区、黄埔区串联。

如果说,这几条线路完善了佛山“对外”连接广州的同城线路网,那么,正在建设中的佛山地铁3号线、4号线则是在搭建“内部”的地铁骨干线,把佛山更多重点片区纳入地铁的辐射范围,为广佛全域同城化提速。

今年底,佛山地铁3号线首通段将实现试运行。等它全线建成后,将与开通及规划的6条地铁实现换乘,同时与广清城际、广惠城际、莞惠城际、深惠城际、珠斗城际、江恩城际和肇顺南城际连接,实现30公里半径范围内白云机场、广州北站、佛山西站、广州高铁南站、天河客运站等客运枢纽的快速连通,也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网骨干线路。

同样令人期待的还有佛山地铁4号线,其一期已动工。4号线一期可与佛山地铁2号线、3号线实现换乘。另据新一轮规划,4号线二期有望东延至广州,与广州地铁4条线路实现换乘。

佛山近年来还尝试发展有轨电车,作为地铁建设的补充,进一步推动了区域融合发展。

南海区于去年8月开通运营南海有轨电车1号线首通段,串联千灯湖、映月湖和三龙湾南海片区,可在虫雷岗站换乘广佛线。预计今年内,南海有轨电车1号线后通段也将开通,可接驳佛山地铁2号线。另有南海区有轨电车里水示范段已启动建设,按规划未来可与佛山地铁8号线、广州地铁12号线换乘,预计远期还将与广州地铁6号线换乘,有望成为联系广佛的新交通轨道。


谋划18条衔接通道

多层次轨道交通托起广佛极点

未来,轨道交通仍是广佛同城交通对接的重点。

《广佛全域同城化“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打造轨道交通一张网,深化两市轨道交通衔接,推动形成轨道交通“一张网、一票通、一座城”。

这一思路在其他诸多规划文件中皆有迹可循。

广佛两市联合编制的《广佛两市轨道交通系统一体化规划》,在此前广佛轨道交通一体化的“9+2”衔接通道基础上,更新优化为18条衔接通道方案。

《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也明确了广佛18条衔接通道的规划。其提出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以广佛为核心规划形成13条、6向的高效对外高速铁路通道;加快落实广佛地铁18条衔接通道,优先推进佛穗莞城际(广州28号线)、佛山11号线的建设。

更详细的规划来自广州市近日公开征求意见的《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8-2035年)》。该规划明确,广州将有10条直接通行广佛的线路(不含引入线路),包括广州地铁5号线、7号线、10号线支线、17号线、19号线、26号线、28号线、32号线、33号线、34号线。

在广佛规划的交通“蓝图”中,两地以地铁搭建连接“动脉”,四通八达的同城生活令人期待。

伴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广佛全域同城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两地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基础上,更是提出了“广佛极点”这一概念。

广佛轨道交通不能局限于两座城市的衔接,而要肩负起更大的使命,以广佛极点为据点,辐射大湾区,乃至全国。

作为广佛衔接通道之一的佛穗莞城际(广州28号线),就被赋予由广佛向外延伸辐射的使命,它规划全长约107公里,西起佛山新城,经过广州芳村、鱼珠、新塘至东莞。

这个谋划也是大势所趋。今年5月,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发布城际铁路设计细则,提出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将推动多层次轨道交通融合发展,城际铁路实施公交化运营,实现大湾区城际铁路“一张网”运行的目标。

实际上,在城际铁路建设发展上,广佛也是先行者,广佛环线、广佛肇城际都是佐证。

其中,广佛环线将佛山西站与广州南站两大枢纽联系在一起,还将实现高铁和飞机的无缝对接。

除佛穗莞城际外,目前从省层面谋划的广佛江珠城际、深莞中轴城际也蓄势待发。当佛穗莞城际与深莞中轴城际接通后,将形成穗莞深中心城区以及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快速联系的城际轨道,实现广深中心1小时通达。

可以说,广佛两地依托城际铁路的规划建设,实现大湾区两小时经济圈、生活圈指日可待。


上天入地下海

大交通让同城化更立体

纵观广佛两地在交通先行上的部署,除了轨道交通,对接谋划可谓“上天入地下海”,涵盖立体交通的方方面面。

广佛极点要向外辐射,高铁建设不可或缺。历经多年建设发展,广佛之间的高铁联通已有贵广高铁、南广高铁、广茂铁路、广珠城际、南沙港铁路等多个项目。目前,广湛高铁等在建项目也在有序推进中。

广湛高铁作为广东省历史上标准最高、线路最长、投资最大的铁路项目,是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北部湾城市群的高速铁路大通道重要组成部分。其建成通车后,将极大方便广佛两地市民前往粤西地区以及海南省。

在高铁站点建设方面,佛山现有主要高铁站有佛山西站、三水南站。2017年8月18日,佛山西站开通,由此开出的列车,20分钟即可到达广州南站,半小时到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1小时到达深圳、港澳,三四个小时可达广西南宁、贵州贵阳……它缩短了珠三角的时空距离,推动佛山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高铁枢纽城市。

未来,佛山还将实现“高铁进城”。其中,广湛高铁将设佛山站,距离佛山老城区2公里,为佛山城北片区发展带来“东风”。另外,珠肇高铁也将在佛山设高明站,并联通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

同样振奋人心的重大交通枢纽,还有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只看名字就能感受到广佛同城的“气息”。

它选址高明,定位为广州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珠三角西部枢纽机场。该机场建成后,将与白云国际机场有效联动。

《广佛全域同城化“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将着力构建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为核心、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为协同、通用机场为补充的广州国际航空枢纽。

去年底,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先行工程动工;今年4月、5月,项目市政配套工程相关工作公开招标;2022年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争取机场土方工程年内动工。据相关文件显示,未来,广湛高铁、珠肇高铁、深南高铁将在珠三角机场站交汇。

在海运方面,《广佛全域同城化“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广佛将强化国际航运枢纽功能。支持广州港集团参与佛山内河码头项目合资合作,实施佛山港高明港区高荷码头工程,促进南沙港区与佛山内河码头联运发展,积极发展江海、水铁等多式联运。促进广州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和佛山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的联动发展,强化佛山港口物流功能。加强与国际港口协会等国际组织合作,支持广佛本地港航企业参与国际港口及临港产业园开发建设运营。

而在公路项目方面,以广佛为核心的“双轴三环九射”高速公路网已初步形成,市域“两环四纵五横”高速公路网络基本建成。近年来,广佛同城重大公路项目密集通车,广佛肇高速广佛段、海华大桥、番海大桥等项目先后建成,广佛大桥系统工程一期(原大坦沙大桥)已动工建设,沉香大桥预计明年动工。


规划多落地慢

交通同城化还需探索建立新机制

也应看到,广佛同城十余年,交通同城化建设硕果累累,却也难免“规划多、落地慢”之虞。

众所周知,直至2021年底,佛山地铁2号线开通运营前,广佛同城十余年间,两地间只有广佛线这一条地铁线路。

虽说广佛线于2010年就开通运营,但实际上当时仅开通了魁奇路至西朗段。西塱至燕岗段、魁奇路至新城东段分别于2015年底、2016年底开通,而燕岗至沥滘段一直到2018年底才开通。历经16年建设,广佛线才全线开通。

不单地铁建设缓慢,其他同城交通项目也多有波折。2006年,广佛两市联合编制《广佛两市道路系统衔接规划》,明确55条规划衔接通道。去年,新一轮广佛两市道路衔接规划修编布局两地衔接通道增至80条。然而,直至2021年底,仅建成30条,在建3条。

究其原因,过去十多年,受财税、投资等方面的政策和机制制约,加上项目业主单位各异,利益诉求相互矛盾,广佛两地交通一体化布局建设仍或多或少存在难以落实的问题。

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广佛两市的交通对接缺乏更高层次的协调机制,且共享利益分配机制缺失,导致内在运营积极性不足。甚至,两市交通对接存在行政区切割,共谋共建共享的主动性缺失,协同发展意识薄弱,“一头热、一头冷”等问题。

如何破局?

广佛全域同城化已不仅是广佛自己的事情,其作为广佛极点,已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此背景下,亟需由国家、省层面牵头,从全局出发,在顶层设计上,推动广佛两地探索建立规划制度统一、发展模式共推、治理方式一致、区域市场联动的交通一体化发展新机制。

可以说,两市打破行政“边界”,建立完善的协作机制,形成发展共同体,是共绘广佛同城交通“一张图”的关键。

谋定而后动。期待一个个广佛同城交通规划项目加快落地建设,让美好蓝图早日照见现实,照见广佛市民的工作、生活,引领广佛全域同城化以粤港澳大湾区广佛极点之姿,成为同城化发展的典范和标杆!


文/佛山日报记者周龙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