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万亿城市“十四五”如何开局?

发布时间:2021-11-05 07:59 来源:佛山日报

从时代方位看,“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时至11月,近一年来,作为中国经济的“顶梁柱”,万亿级城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擘画的发展蓝图,已徐徐展开。

跟记者一起,看看这些万亿城市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如何起步?


未来五年万亿城市如何布局?

——制造业发展依然是“主旋律”

实体经济是城市发展的根基。万亿城市的竞争,很大程度上也是制造业的比拼。记者梳理发现,制造业发展依然是国内绝大多数万亿能级城市未来五年发展的“主旋律”。

作为全国首个“制造强国”试点示范城市,浙江宁波提出打造“三城三高地”——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先进制造业集群之城、工业互联网领军城市、国际智能制造新高地、全域产业治理新高地、产业生态融合发展新高地,巩固提升制造业优势的计划雄心勃勃。

江苏无锡提出,再掀产业强市新热潮、再开产业强市新局面,目标是到2025年形成11个产业生态完整、技术水平领先、安全稳定可控的千亿规模产业集群,其中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产业成为世界级产业集群。

江苏苏州也将进一步巩固制造业在产业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创新、融合、绿色、开放协同、安全五大发展原则,锚定“打造全球高端制造业基地”目标,深入推进“苏州制造”品牌建设,全面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上海印发《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了加快产业数字赋能、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推进产业链现代化、强化项目投资牵引、培育卓越制造企业、促进产业人才汇聚、加快塑造产业名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服务双循环新格局等10项重点任务。

作为中国制造业发展“排头兵”的广东,也于今年8月正式发布《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坚定要在“十四五”期间实现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的大跨越。其中,深圳将在超60个重点细分领域成为全球制造核心城市;广州将以“五个抓手”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构建全市重点产业链“1+X”政策体系,建立市重点产业“链长制”工作推进机制,制定21个重点产业链行动计划。

作为全国重要制造业基地,佛山提出瞄准“粤港澳大湾区极点城市、全省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三大目标定位,坚持实体经济不动摇,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各地已充分认识到,只要咬住制造业不放松,在区域经济竞争中将会更有底气。


开局之年各地有何“新招”?

——数字化发展成为新赛道新引擎

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的关键战略抓手。我国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数字经济已成为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2021年伊始,北京、上海、深圳、苏州等率先在“新年第一会”“一号文件”中打响“数字经济”的“发令枪”,开启“十四五”开局之年逐鹿数字化转型的“新赛季”。

同一天,上海、深圳、苏州分别推出《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深圳市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苏州市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行动三年计划(2021-2023)》。紧随其后,北京召开一场新闻发布会,向外界表明了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决心。

这些城市还在近期发布的政策中提出了与城市发展定位、愿景相匹配的数字经济领域发展目标。比如,上海提出在2035年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作为“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的重要支撑。

记者认为,在去年新冠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下,数字经济逆势而上成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引擎。这些头部城市率先发现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触角。加之这些城市本来就是作为代表全国、引领区域发展的动力火车头,必须拥有强有力的现代产业支撑和科技创新动能,而数字经济就是拓展和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回旋空间、产业韧性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除了头部城市争先抢占数字产业发展制高点,天津、杭州、无锡、佛山等万亿城市也都在推动地区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赛道上加速奔跑。

今年8月,天津发布《天津市加快数字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从释放“津产发”平台产业数据价值、培育数字产业化发展新动能、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等多个方面进行布局,目标到2023年数字化发展整体实力进入全国第一梯队。

无锡新产业研究会会同无锡市大数据局共同撰写了《无锡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1)》蓝皮书,提出要建设全面数字化示范地,助推无锡数字经济在“十四五”期间实现更高水平发展。

杭州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单独拿出一个篇章详细布局“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提出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佛山在今年出台了《佛山市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若干措施》,成立总规模300亿元的广东(佛山)制造业转型发展基金,明确未来3年将投入100亿元,助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可以说,2021年成为各地数字化转型之年,数字化发展成为各城市发展的热词。


蓝图绘就佛山如何“破圈”?

——人才竞争仍是佛山需要突破的关键短板

比较国内23座万亿GDP城市(2020年,国内共有23座GDP过万亿元城市)今年以来的经济发展数据表现,从经济总量看,在今年前三季度万亿城市GDP排位中,上海成为国内第一座GDP在前三季度突破3万亿元的城市,排名第一。北京、深圳、广州紧随其后,重庆以19951.89亿元GDP规模排名第5,佛山以8489.33亿元居第17位。

从经济增速看,今年上半年,佛山全市GDP达5474.12亿元,同比增长17.3%,增速排在国内万亿城市第二位,主要表现为工业经济基本盘稳固、投资增速恢复良好、进出口快速增长。前三季度,佛山经济发展延续上半年优异表现,全市GDP同比增长11.4%,增速继续排在国内万亿城市第二位;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748.05亿元、同比增长13.2%,增速处于各市前列。这与佛山坚持实体经济不动摇并大力布局、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息息相关。

以奋进的姿态开局“十四五”,佛山已经起好步!

与此同时,在“万亿城市俱乐部”中,佛山在科技创新、产业协调、人才引进等方面存在的短板也显而易见。

如何在“十四五”城市竞争格局中“破圈”成功?记者认为,城市发展竞争涉及方方面面,人才竞争仍是佛山需要突破的关键短板。

在集聚创新人才方面,“十四五”开局之年,不同城市引人、用人、留人的举措,也有一些亮点值得佛山关注。

如上海为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扎根,提供的人才服务不限于资金扶持、安居工程、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还提出构建24小时青年创新生态社区,满足青年人才的工作、社交、生活需求。南京则充分运用长三角一体化的机遇,探索构建跨区域一体化人才共用共享机制,以缓解当前南京对高端人才吸引力不足的困境。

当前,佛山旗帜鲜明地提出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这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工程,其中就包括一系列涉及人才引进、培育、评价、激励的政策措施。

展望“十四五”,可以预见,佛山坚持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塑造发展新优势,在人才竞争方面也必将实现新的突破!


(来源:佛山日报 记者:郑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