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数字化须用好工业软件

发布时间:2021-05-27 07:59 来源:南方日报

“随着佛山和周边区域的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进程提速,赛意信息将更深度参与进来。”在新启用的顺德研发总部内,广州赛意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赛意信息”)产品资源中心总裁刘伟超说。

赛意信息是起源于顺德的企业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头部提供商之一。成立至今十多年来,赛意信息从ERP实施开发、信息化服务,再到目前升级为“工业软件践行者及企业数字化赋能者”,其自身的发展历程也是中国制造业数字化历程的一面镜子。今年5月中旬,赛意信息成为华为云最高级别的“同舟共济”合作伙伴。

目前,赛意信息顺德研发总部已进驻超过500名研发人员,包括工业管理软件、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未来这一数字将提升到1500人。美的、伊之密等顺德各大产业龙头,早已是赛意信息的合作方。未来,赛意信息希望为更多中小企业赋能,打造“社会化”的数字化生态。


为何持续加码顺德?

南方日报:赛意信息作为从顺德“走出去”的数字化企业,为何目前在顺德的投入越来越大?

刘伟超:实际上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有离开过顺德。赛意信息的创始团队中很多人都有着在顺德制造业龙头企业的工作经历。就我个人来说,从2000年来到顺德进入龙头企业的信息化部门工作,到现在的赛意信息,也是长期在顺德发展。

从成立开始,顺德地区就是我们业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行业的龙头企业几乎都是我们的客户。在顺德,我们从租一间很小的办公室,到后来租下一整层楼,到现在拥有几层楼的研发总部,投入是持续加大的。

从具体的数字化业务来说,我们将研发总部设在顺德,是因为周边市场需求的庞大,有必要将更多服务前移。距离更近了,响应速度、满意程度就会更高。例如一家位于北滘的知名小家电“网红”企业,我们在2020年与其进行了数字化转型的一期合作,现在合作已经进入二期,将从生产端数字化向研发等其他环节延伸。还有中山的一家著名冰箱企业,也在我们的支持下打造数字化转型标杆。

我们在顺德的智能制造业务在公司智能制造业务量中占很大比重。未来,我们希望在顺德研发总部继续加强智能制造能力建设,将公司的全部智能制造业务由顺德承接。未来两三年内,我们计划顺德研发总部人数从500人上升到1500人,希望智能制造板块的营收能够达到10亿元以上,占公司总营收的一半。

南方日报:如何看待顺德的数字化行业生态?

刘伟超:目前顺德的数字化服务市场很大,包括美的、伊之密等客户,也逐渐开始对外提供各类数字化服务。虽然我们在部分业务上有交叉,但总体上是合作关系,因为赛意信息是做数字化的全链条服务,其他企业不一定有这样全面、深入的能力。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相对小规模的服务商,他们为中小企业提供高性价比服务的能力也值得学习。

南方日报:你经常到全国各地为企业服务,其他地方的企业在做数字化转型时跟顺德和佛山的企业有何不同?

刘伟超:这里的客户特点非常明显,企业家都很务实。一次事情做不出效果,可能就没有下一单了。但是到了江浙地区,企业家普遍更看重理念上的先进性,以及通过数字化做出品牌效应。

顺德企业的务实、细致,使得我们在这里开展业务、孵化产品也很细心。在这里得到检验的产品,我们面向全国推广也更有信心。


攻克工业软件难题

南方日报: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上,我们经常提到“核心技术”,希望通过它来突破一些“卡脖子”难题。具体到数字化领域,我们的核心技术体现在哪里?

刘伟超:工业软件是制造业数字化的核心,在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建设中不可或缺,但是国内在这块是落后的。包括赛意信息在内,国内有一批企业正在努力。

工业软件大体上包括工业设计、工业控制、工业管理三大领域。很多企业都是从应用工业管理软件开始切入数字化,而数字化是一个全流程、全链条的整体变革,所以企业要从简单的工业管理数字化,向工业控制数字化即狭义的智能制造领域延伸,继而再向前延伸到工业的研发设计环节。

相对工业管理来说,国内在研发设计、生产调度和过程控制两个环节的工业软件更加落后。例如工业设计软件,涉及热力学、结构学、高能物理学等基础学科,许多重型装备、高精尖装备都要使用国外软件设计。

工业控制软件的落后,则很大程度上是受限于硬件装备的落后,国外生产的硬件装备不愿意开放软件端口,即使付出高额费用也只会部分开放,使得我们较难实现自主的精细化控制。

南方日报:赛意信息在破解工业软件“卡脖子”问题上是怎么做的?

刘伟超:首先是现有条件下的优化。我们曾经在浙江做过一个项目,该企业的意大利设备提供商不愿意开放接口,我们只能从底层设计上增加一个“盒子”,绕过原有的系统对设备进行控制,在效果等同的情况下,把企业的相关成本从十万元级降到了千元级。

更重要的是,我们一方面运用开源技术、自研技术,另一方面加强跟装备制造企业、行业协会和高校的合作。我们已经打造了“S—MOM产品家族”软件套件,以及基于数字化中台的供应链协同软件。前者包括高级计划排程、数字化品质管理、工业设备运营数据采集等多个子产品,覆盖完整的车间制造运营领域;后者延伸覆盖供应链上下游,协助企业实现业务在线化、运营数据化、决策智能化的数字化转型目标。

在工业软件上,赛意信息对标的是国际一线品牌。目前,我们的工业软件无论从跨门类的齐全性,还是部分门类的先进性上,在国内都走在前列。例如数字孪生里非常重要的仿真技术,我们率先在国内实现自主掌握,正在试点推广。


数字化也要社会化

南方日报:技术研发对数字化转型来说至关重要,也是赛意信息专门成立顺德研发总部的原因。目前在研发上,你们的总体布局是怎样的?

刘伟超:我们有三条研发线。首先是工业软件套件。我们在固有套件的基础上,会针对不同的行业特征做不同的试点,打造相应版本,预计将用两三年时间达到相对成熟;其次是要将研发、营销等环节打通,整合到一个平台上解决所有的软件问题;还有就是做好工业互联网的数据中台,因为将来企业的大量数据要向云上走。

南方日报:数字化转型除了软件提升,也需要很多相应的硬件设备配合,例如刚才提到的“盒子”。赛意信息这方面有着怎样的规划?

刘伟超:我们正在针对性开发一系列的硬件产品。以“5G盒子”为例,我们在去年正式推出了相应产品,拥有边缘计算能力。这个盒子我们是自主研发设计,然后请相关硬件厂商代工的。在硬件上面,我们会把工业软件集成进去,也可以根据企业需求定制不同的模块。

我们还做了“工业手环”。跟人体佩戴的手环类似,工业手环实际上是以震动传感器为基础,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通过数据的积累和模型的分析,我们能够去判断设备状态、预测可能发生的故障。

南方日报:工业互联网是数字化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同属于数字化之下,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刘伟超:智能制造跟工业互联网必须融合,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与工业系统全方位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技术体系和产业生态。在我们公司内部,两者作为不同的业务端口是相对独立的,但是在具体产品上是一体的。

目前,包括顺德松下在内的许多制造业头部企业,都在使用我们的工业互联网服务。对于这些头部企业来说,他们更多是自建平台、使用私有云,我们扮演技术赋能的角色。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他们需要解决的可能只是单个具体的问题,因而会需要我们更多的平台服务。

实际上,龙头企业的私有云未来也必然会公开一部分。因为企业之间的关联将更加紧密,如果不开放,那么产业链之间的响应速度、协同效率就会不一样。而且未来数据量越来越大,通过上云可以更方便地定制计算和存储能力。

南方日报:针对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赛意信息将怎样推进?

刘伟超:中小企业首先是获客,大企业才是运营。头部客户的诉求是内部精益管理,个性化程度很高、很复杂。但是顺德的几大产业集群中还有大量的中小企业,我们希望通过工业互联网对它们进行更好的服务。有的企业尽管规模并不大,但是也出于种种考虑希望自建私有平台,这些是我们需要突破的难点。我们做平台化,天生就要为中小微企业服务,要把工业互联网从车间内的设备互联延伸到跨企业、跨区域的数据连通。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熊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