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完善人才机制,抢抓湾区创新资源

发布时间:2019-09-23 09:48 来源:佛山日报

专家简介

桂昭明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特聘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人力与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领域,特别是在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及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人事部等部委下达的课题。曾获国家人事部全国人事科研成果奖6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2项。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新时代经济转型升级拼地方底蕴更拼人才。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速推进,新一轮的人才争夺战更趋激烈。正积极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佛山,如何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机遇,持续激发人才活力?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特聘专家桂昭明接受本报专访建议,佛山要加强人才激励机制建设,让人才“名利双收”,加快制定制造业技能人才缺失的应对之策,同时加强人才发展创新平台建设,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

  

强化激励机制建设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建议佛山落实人才对科研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重点是推动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实施股权期权激励,让人才合理合法享受创新收益。

记者:佛山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人才资源历经多年沉淀走在全省全国前列。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佛山应如何持续激发人才活力?

桂昭明:佛山近年来人才工作成效显著,去年出台的“人才新政23条”既承接中央、省委关于人才发展的总体要求,又具有鲜明的佛山特色。

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以“政策红利”释放“人才红利”是佛山人才工作继续走在前列的突破口。但是“人才政策好、收效微”的问题正在成为全国的普遍性问题,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切实落实好政策,绝对不能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佛山亦是如此。

科技创新本质上是人的创造性活动。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充分尊重和信任科研人员,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这实际上是强调人才激励对激发人才活力的关键作用。

建议佛山落实人才对科研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重点是推动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实施股权期权激励,让人才合理合法享受创新收益。

激励机制改革还要着力形成尊重和实现人才价值的导向,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创新人才维权援助机制; 完善科研人员收入分配政策,依法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定权,真正让人才在佛山“名利双收”。

记者: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关键资源,要加快引才留才用才,佛山可以进行哪些尝试或探索?

桂昭明:关于加快科研人才引进和培育,佛山市以及下辖的各区、镇(街)都展开了相关探索,可以尝试在全佛山推广复制部分行之有效的举措,将有利于形成佛山人才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南海在2016年7月就推出了“人才板”,用于搭建创新创业团队对接产业资本和本地企业从而实现科研成果转化的平台。建议推进“人才板”全佛山上线,破解佛山市创新创业团队的资金瓶颈。禅城运用“互联网+”思维,精准化匹配人才库,为企业寻才、引才提供科学参考。大数据手段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全市推广,帮助佛山企业精准对接高端人才。

在现有条件下,佛山可以秉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心态,在全佛山打造“博士进企业”的高端柔性引才品牌,通过“借脑”“借智”的方式,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技术难题、降低民营企业引才用才成本。

 

紧扣制造业发展需求建设职业技能人才队伍

职业技能人才的长期短缺,可能导致制造业的长足发展和质量提升失去基本驱动力,甚至使制造业转型升级缺失根本创新力。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学校、企业和社会机构联合发力,尤其政府要做好引导保障,建立健全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长效保障机制。

记者:佛山是制造业大市,应该如何构建基于制造业的人才发展体系?

桂昭明:2016年底,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编制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对人才培养、对接、培训、管理、评价等多个环节进行顶层设计,佛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制造业人才发展细则。

记者:制造业发展中职业技能人才缺失,是佛山企业近年来普遍反映的问题,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桂昭明:职业技能人才短缺是全国性的普遍问题,这种短缺主要体现在找不到、招不来、留不住这三个方面。

找不到,就是不少高新制造企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匮乏,以及处于“中流砥柱”地位的基础技术人才缺乏;招不来,就是部分行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再加上制造业人才培育周期长让不少年轻人望而却步;留不住就是人才流失问题严重。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人才的缺失,源于职业教育的缺失,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学校、企业和社会机构的联合发力,尤其政府要做好引导保障,要建立健全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长效保障机制。职业技能人才的长期短缺,可能导致制造业的长足发展和质量提升失去了基本驱动力,甚至使佛山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缺失根本的创新力。

记者:那您觉得佛山的政府、企业应该如何制定对策?

桂昭明:佛山要形成吸引、留住、使用制造业技能人才的路径。佛山经济实力雄厚,可以尝试待遇引才,当前股权激励、期权激励是高科技制造业的通行做法,建议佛山在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兴产业推行股权激励制度。

佛山还要通过完善配套留才,通过完善教育、医疗等生活配套减轻人才落地佛山的后顾之忧,同时提高技术工人的收入待遇和社会地位,为技术人员晋升拓宽渠道,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杠杆以及人才引进政策支持企业引进制造技能人才,不仅要支持高新技术人才引进,还要支持基础主力技术人才引进。

企业是制造人才的用人主体,应该放手用才。佛山企业应该为技能人才打造更好的事业平台,让人才在没有“天花板”的舞台上放开手脚创新创业,同时通过科学完善的人才评价机制、绩效考评机制,使技能人才的培养、使用、激励与评价有效联动。

  

主动锲入大湾区建设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进程

佛山要尤其舍得投入物力财力人力,支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要科研机构和重大创新平台的布局建设,建设培育一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为高端人才落地建好“栖凤巢”。

记者:当前,珠三角各市迎来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历史机遇,各种创新资源加速流动,佛山该如何抢抓人才资源?

桂昭明:佛山人才工作要主动锲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进程。首先要主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合作,充分发挥广佛同城的优势,在粤港澳大湾区推进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进程中,探索并及时出台有利于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的政策举措。

佛山要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众创空间建设,支持这些平台与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建立创新创业交流机制,共享创新创业资源,共同完善创新创业生态;鼓励佛山企业和科研机构参与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支持佛山企业到海外设立研发机构和创新孵化基地;鼓励佛山投资者在粤港澳设立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

记者:依靠平台、项目落地带动人才资源流入是一个重要趋势,佛山应该如何加强引才、用才的创新平台建设?

桂昭明:佛山要尤其舍得投入物力财力人力,支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要科研机构和重大创新平台的布局建设,建设培育一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为高端人才落地建好“栖凤巢”。

建议佛山一手推进“人才板”全佛山上线,一手探索“人才板”向广深港澳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有序开放,搭建起广州、深圳和港澳人才、项目对接佛山产业资本和佛山企业的重要创新平台,将最大限度地集聚人才、资金、高端产业以及各种创新资源,塑造佛山作为中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广东重要的制造业中心的品牌。

记者:《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大湾区人才高地,佛山应该如何融入湾区人才高地建设的进程?

桂昭明:佛山市要借鉴港澳吸引国际高端人才的经验和做法,创造更具吸引力的引进人才环境,实行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参与建设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

佛山可在“技术移民”等方面先行先试,开展外籍创新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享受国民待遇试点。参与大湾区建立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畅通人才申请永久居留的市场化渠道,为外籍高层次人才在佛山工作、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来源:佛山日报 记者: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