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的“大棋局”

发布时间:2024-01-03 08:20 来源: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任风云莽荡,领潮涌汤汤。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2024年的第一道曙光照亮世界,我们挥别了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第一年。

这一年,风一更,雪一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地缘格局加速震荡,地区冲突多点爆发,粮食、能源、灾害、生态等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风险陡起壁立,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和全球治理体系加速演变。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迅猛推进,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

在这一年的惊涛拍岸中,关于佛山如何顶住经济下行压力、保持向好态势,蹄疾步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也前所未有地迫切且炙热。

2023年1月28日,兔年的首个工作日,市委书记郑轲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代表佛山发言时直言:“走老路,去不到新的目的地。佛山要坚持与‘奔跑兔’比速度,用快干、实干来改作风、树新风。”

斗转星移、白驹过隙,300多个日夜里,佛山用“奔跑兔”之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从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中摆脱出来,过险滩、闯难关,谋发展、促改革,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干出业绩、闯出新路。

站在时间渡头回望,无惧风雨、向上拼搏、砥砺奋斗,佛山跑出了速度、蹚出了新路、谋得了未来。


(一)

沉疴新疾,屋漏逢雨,却也挡不住智者在时代潮头奔涌向前的步伐。

如果将城市发展比作一个大棋局,2023年,佛山落子的关键无疑是“制造业当家”。

走过极不寻常、极不平凡三年,当不少人沉浸在对经济大环境的悲观论调中,2023年,在全国城市工业总产值比拼中从第六升至第五的佛山,在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报告提出,力争2023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到2030年突破4万亿元。

放眼2022年的全国,规上工业总产值超3万亿元的城市只有深圳、苏州、上海3个“第一梯队”代表,且都是4万亿元能级;2万亿~3万亿元区间的城市工业能级竞赛中,入围城市达10多个。从京津冀到粤港澳大湾区,从长三角到成渝地区,不少城市的差距只在数百亿元。重庆等城市已经亮出“奔3”路线图,争夺异常激烈。

佛山此时争当工业城市“顶流”,无疑是“顶天立地”之举。

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制造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2022年底召开的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上,又突出部署制造业当家,亮明了省委大抓经济的鲜明信号和主攻方向。

对佛山来说,制造业是家底、家当。50年前,佛山的草根农民企业家“洗脚上田”、一路打拼,在佛山建立了完备的制造业生产体系。至2022年,这片不到38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一年可产出超2.8万亿元工业总产值,创造了陶瓷、冰箱、空调等诸多产量世界第一,“有家就有佛山造”品牌日渐打响。

如何把家底做大、做厚?佛山想得很清楚:佛山制造业与其他城市相比,特别与万亿级左右的城市相比,大体应该是“三分相同、三分相近、四分相异”。不能简单抄别人的作业,必须厘清自身制造业当家的现状特征、基础条件、目标定位、发力点位。

在全市层面,针对工业结构、智能制造、数字应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等诸多方面存在的短板,佛山坚持数改智转、价值攀高、升级基本盘,守牢稳固制造业在全市经济的重要支柱性地位。

环顾国内,针对缺乏战略性、引领性和“国之重器”之类的制造企业,佛山坚持技术为王、质量第一、迈向中高端,壮大提升佛山在全国制造业的标志性城市地位。

放眼全球,佛山制造大部分产品相对德国制造、日本制造,仍处于价值链的底部,佛山坚持聚焦科创、开放合作、布局新赛道,努力成为代表中国制造的重要样本。

佛山一步一步更深化,每一步都落在产业转型升级,落在新旧动能转换上,落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上,落在高质量发展上。

产业生态有其发展规律,建设更现代的产业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过去的一年,佛山筑牢科技、金融、物流、人才、品牌、园区等“台柱子”,高质量建设“双十园区”,重点做强做优“一区一园一城”,深入推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建设,多措并举,全面持续提高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效益。

到2023年底,佛山54%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全市工业技改投入总量继续全省第一,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型储能、医药健康等产业加快发展,绿色氢能、循环经济、显示装备、基因治疗等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御风而上、破浪前行,2023年1~7月佛山规上工业营收越过重庆位列全国第四,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领跑珠三角……多维数据印证了佛山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彰显了这座城市经济底盘的韧性、扎实,也让世人看到了佛山坚持实体经济、发展制造业的历史定力,识变应变求变的时代定力。


(二)

风云多变幻,月涌大江流。

纵观2023年佛山这场城市大棋盘的大局大势,“创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市”印刻在了发展的风向标上。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短板。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明确要求要下功夫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百千万工程”以广东“头号工程”的力度在全省铺开。这场历史变革的主要压力并非只有粤东西北后发地区,对区、镇、村之间差距仍较大的佛山,同样事关未来、影响深远。

众所周知,佛山在2022年底成长为全省唯一所辖县(市、区)经济总量均超千亿元的城市,县域经济实力在全国2800多个县级单位中,均能进入全国百强区前50名。从哪个薄弱环节突围?

佛山选择的是“向北”。

从佛山“人”字形的地图来看,未来几年佛山大部分新增产业空间基本在佛山北部。抓住重点关键环节,佛山发起“北向战略”。以举全市之力建设佛山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园区——佛北战新产业园,作为“北向战略”的起点,在佛山崛起一个新的经济板块。

从产业、格局、区域发展来看,佛山推进“北向战略”,至少有三个层次的目标:一是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佛山塑造产业新形态的最大增量;二是加快构建“中部强核、东西两带、南北两圈”高效联动产业格局,重塑佛山产业空间布局;三是破解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问题,成为佛山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支撑。

连日来,郑轲在到高明区的一次活动中又提到了谋深做实西进计划,打开城市发展格局,推动城市能级跃升。聚焦依托筹备建设的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打造空铁经济带,为佛山发展再勾勒了新方向,“不靠海、不沿边,走向世界靠蓝天”不再是梦。

推进“百千万工程”,佛山还有另一条清晰的思路,就是针对“县镇村”三个不同层次的区域节点,实施“强区促镇带村”功能。

镇域,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是广东城乡区域协调的主战场之一。2023年,镇域实力雄厚的佛山掀起了一场以“千亿镇街”为集结号,以未来15年力争再造10个“千亿镇街”为目标的新风潮。

力度之大从保障机制可见端倪:佛山赋予“千亿镇街”区一级和部分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优先统筹保障用地规模、土地指标、能耗指标、环境容量等关键要素,优先支持布局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改革试点、重大平台和重大产业项目。

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各大“种子选手”发挥首创精神,绘制冲击“千亿镇街”的新蓝图:桂城要打造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祖庙要打造文商旅高度融合的城市中心镇街,大良要打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南部都会中心核心区,荷城要打造佛山西部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标杆……

协调发展不仅是经济总量的协调,更是综合实力的协调。在佛山,部分镇街城市品质不足、商圈业态相对低端、城市公共资源配套需要加强、城市治理不够现代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不足等还盘桓在奋进“千亿镇街”的道路上,亟待一一破解。

以问题为导向,佛山谋划推进实施优质教育医疗进村下乡行动、百里芳华示范带建设行动、城市环境品质提升行动、绿美佛山生态建设行动等等,再造新一轮镇域经济的大繁荣。

走进佛山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的历史进程中,可以发现,打好凝聚合力、激发活力的佛山功夫,为实现产业发展、经济发展、城市发展的新的跨越,城市发展能级提升提供了更大的想象和努力空间。


(三)

群峰之上,前行必有曙光。

过去一年,佛山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借东风,在大局之下谋发展、在大势之中勇作为,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努力下好“先手棋”。对内、对外,打破了一座又一座隐形“城墙”,不断增强佛山发展内生动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

改革,往往是向最难处攻坚,向关键处挺进。

对大多数先发地区来说,土地已经成为十分紧缺的生产要素。佛山土地开发强度高达38%,已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从坚持以“四大决心”推动“四大改变”,到实施工业用地“亩均论英雄”改革、深化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再到探索南海、顺德杏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佛山持续促进各类土地置换腾挪、连片整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营商环境像水,市场主体似鱼。要想鱼好,必须活水。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过去一年,佛山持续推进“益晒你”企业服务体系一年一修订滚动改革,深化商事制度“1时代”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举办““佛山企业家日”“人才日”等活动,不断为企业松绑、减负,提高政府服务的便捷性、集成式。

长期以来,佛山一直被认为是依靠本土“草根”制造企业发展起来的城市,重视本土经济。曾有专家将此举比喻为:与侧重于招商引资的“领孩子”模式不一样,佛山模式是一种“养孩子”的模式。为了改变内生性发展模式对拉动GDP的直接增长较慢的弊端,打破五区之间存在无序竞争现象,佛山创新招商模式改革,2023年全年签约投资总额跨过4000亿元大关,招商快马持续奔驰在春天里。

开放,是敞开胸怀,连接世界,打造命运共同体。

佛山全面支持参与“双区”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极点城市,在服务全国全省大局中增创新优势。向北,纵深推进广佛全域同城化,高水平共建广佛全域同城化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向南,加快深圳科技园佛山科创园等载体建设,推动“深圳创新+佛山制造”强强联合。2023年12月,佛山首个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佛山开放型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近日,2022年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考核情况,佛山获优秀等次,在珠三角9市中排名第三,地级市排名第一。

城市如人。过去的一年,佛山还是一座戴着璀璨光环的百变城市,打造半城山水满城绿的绿美佛山,建设高品质现代化人文都市,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向着更现代化的城市进军,照亮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

实践为证,打破传统、不走老路,才是最有力奋斗,才是最有效的实干。

时间为证,我们靠勇闯新路创造了辉煌历史,还要靠勇闯新路开辟美好未来。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还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作出佛山新贡献。

2023,揆时度势、不走老路的佛山,升腾新图景,激荡新气象。

2024,让我们期待崭新的佛山,必将再立潮头,一往无前,行稳致远!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评论员黄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