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共建十年 为佛山带来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3-10-20 08:50 来源: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10月10日,美的空调泰国工厂在泰国春武里府举行盛大的100万套产品下线仪式。这是美的在海外规模最大的数智化绿色工厂,从投产到实现100万套下线,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

历史上,东盟地区是佛山人“下南洋”的主要目的地。明朝时期,佛山铁锅、陶瓷曾随郑和船队销往当地。如今,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佛山企业正书写着全新的“下南洋”故事。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主题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十年来,以互联互通为主线,中国同各国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

十年来,佛山积极响应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部署,充分发挥制造业基础雄厚、营商环境优良等优势,在通道建设、贸易投资、人文交流等方面积极对接融入“一带一路”,推动实现基础设施的“硬联通”、经贸交流合作的“财联通”、共建国家人民的“心联通”。

共建“一带一路”的十年,也是佛山企业加快“走出去”的十年。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佛山品牌和产品加速“出海”,助力佛山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贸易多元化

佛山制造打响海外品牌

10月15日,第13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在广州拉开序幕。今年,佛山参展规模创下历史新高——参展企业共588家、参展商品超1800个。

广交会被誉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也是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重要平台。作为广交会的常客,连日来格兰仕展位人气火爆。今年,格兰仕的参展规模扩容到500多平方米,携全品类健康家电参展,新品覆盖率超60%。

作为首批“走出去”的中国家电企业之一,最近十年,格兰仕聚焦绿色健康家电和健康生活解决方案,正加速从全产业链到全品类、从业务全球化向品牌全球化迈进。其中,格兰仕集团约30%的出口销售额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自主品牌出口占比持续提升。格兰仕集团董事长梁昭贤说,“一带一路”是一座桥,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白明认为,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经济互补性比较强,有着巨大的合作潜力。尤其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民心相通到自贸区谈判再到产业园区建设,都在为经贸合作创造有利条件,从而为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贸易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

十年来,作为珠三角重要的外贸城市,佛山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实现量稳质升,进出口值从2013年的938.5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2434.7亿元,年均增长11.2%。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在众多成果中,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比雷埃夫斯港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陆续建成并投运,是最亮眼也是最直观的。一批触觉敏锐的佛山企业积极投身其中,打响佛山制造品牌。

“如果人生是一列在铁轨上行驶的火车,那么我的人生刚刚加速。”10月2日,雅万高铁正式启用。印尼雅万高铁司机瓦万·塞蒂亚万接受媒体采访时吐露心声、憧憬未来。

雅万高铁是印尼和东南亚第一条高速铁路,是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凭借在全球暖通行业的领先实力,美的楼宇科技在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为雅万高铁公寓、车站楼、动车所等六个建筑群提供专业制冷解决方案,为雅万高铁送去“美的清凉”。

除了美的,还有更多佛山企业登上了世界高铁建设的快速列车。2017年,由肯尼亚与中国合作建设的蒙内铁路正式通车,这是肯尼亚百年来第一条现代化铁路。铁路沿线站点所使用的瓷砖正是来自于佛山的新明珠陶瓷。


产能走出去

佛山制造加速布局全球

受成本上涨、产业升级等多重因素影响,近十年来,沿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一批又一批佛山企业加大“走出去”步伐,积极布局全球市场,实现从“本土制造”升级为“跨国经营”的转变。

受房地产市场降温、基建投资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塑料管道行业产量增速有所放缓。对于联塑这样的行业龙头企业来说,要实现规模的进一步跃升,就必须走出去开拓更大的市场。

早在2007年,联塑便通过商品贸易、品牌合作等方式出海。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之下,联塑持续加快对潜力市场的“本土化”布局。截至2022年12月,联塑集团已在印尼、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国家建设了生产基地,完成投产、销售。2022年,联塑境外收入总计18.7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4.55%。

海外影响力的持续提升,让联塑坐稳全球最大塑料管材及管件制造商的宝座。目前,联塑还在稳步推进在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孟加拉国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生产基地新建及扩建,其海外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佛山制造“出海”的故事也在非洲大地上演着。

2015年底,“陶机大王”科达制造与国内最早进入非洲的国际贸易商之一——森大集团达成合作协议,决定在非洲合资兴建陶瓷厂,正式书写了科达制造的非洲故事。

科达的设备与陶瓷生产经验,叠加森大在非洲积累的市场渠道资源,让陶瓷厂很快成为非洲最大的建陶供应商之一。截至2023年6月底,科达与战略合作伙伴已在非洲肯尼亚、加纳、坦桑尼亚、塞内加尔、赞比亚5国合资建设并运营6个生产基地,建成16条建筑陶瓷产线及1条洁具产线。

“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力量源泉。佛山企业在海外设厂进行产能布局,也为当地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截至2022年底,科达制造共有海外员工6000多人,九成以上是非洲本地员工。

科达制造非洲工厂的工资往往都能达到当地中高档水平,且平均每年都会上涨6%左右。以加纳工厂为例,一名普通工人月薪可达1000加纳塞地(折合人民币约834元),相当于当地小学老师月薪的4-5倍。

“制造业在海外拥有很大的空间,接下来科达将从非洲扩展到南美洲,产品也将从陶瓷拓展到玻璃、洁具等建材。”科达制造董事长边程说。

据佛山市商务局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8月,全市现有开展对外投资业务的企业主体342家,全部对外投资项目592个,总投资金额123.89亿美元。其中,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投资项目144个,占全部项目24.32%,投资额22.52亿美元,占总投资额18.18%。


强强联合

佛山制造加快迈向中高端

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基本面企稳向好,企业优化国际化布局的信心不断增强,跨国并购现象增多,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聚焦全球产业链高端布局和发力。

在全球化道路上越走越稳的佛山企业也积极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实现产业链补全完善、技术转型升级、拓展全球市场的目标。

时至今日,中国的家电巨头美的集团收购德国的明星企业库卡机器人,仍然是中国企业向发达国家高科技公司腹地“进军”的少有案例。

从2015年初步入股全球机器人公司“四大家族”之一的库卡(KUKA),到2017年完成对库卡的收购要约,再到2022年四季度完成全面收购并私有化,美的集团探索了一条对接“德国工业4.0”的独特路径。

两大巨头的强强联合实现了“1+1﹥2”的效果。得益于美的集团的支持,库卡迎来了全新发展。在今年7月举办的库卡125周年庆典上,库卡CEO彼得·摩恩透露,今年库卡的销售额将突破40亿欧元,这在公司历史上尚属首次。

库卡的加盟也让美的集团迅速切入机器人及自动化新赛道,加快从“全球领先的家电企业”转型为“科技驱动与创新驱动的科技集团”。2022年,美的集团以3457亿元的营收夺得中国白电行业头把交椅。其中,机器人与自动化事业部营收277亿元,在集团中占比约8%。

今年5月,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二期项目投产,同时国内首个生产重载机器人的全自动化产线正式投入使用。由库卡自主研发设计的这条产线,是广东省首条“机器人生产机器人”产线,从第一道工序到最终成品完成实现“无人化”。

成立于2011年的小家电后起之秀广东德尔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收购荷兰知名品牌飞利浦水健康业务后逐步打开全球市场。在收购完成后,德尔玛积极整合产品供应链,搭建了从采购、生产、仓储再到物流的完整闭环,提高了毛利率和整体管理效率。

2020年至2022年,德尔玛公司飞利浦品牌产品销售收入达16.18亿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从31.35%提升至49.03%。今年5月,德尔玛成功登陆A股市场,佛山上市企业军团再添一名“虎将”。

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佛山正致力于推进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佛山也积极搭建合作平台,吸引更多共建国家的优秀项目落地佛山,推动佛山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为中德两国唯一以工业服务为主题的合作平台,中德工业服务区自2012年成立以来,立足佛山制造业基础,紧紧围绕工业服务这一发展主线,积极集聚各类工业服务资源,不断探索中德合作路径,至今已有50个德国(欧洲)投资项目或中德合作项目进驻。

回望“一带一路”共建十年,佛山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多元的方式拥抱全球市场,在合作与竞争中赢得发展新优势。

放眼未来,随着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实施,佛山必将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实现更好发展。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阮凤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