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龙湾科技城:让人才迸发创造活力

发布时间:2022-09-29 09:45 来源:南方日报

在三龙湾科技城的一个智造园区里,德利康医疗器械(佛山)有限公司负责人施有恒(Jochen Guenther Schleiss)望着刚投产的制造基地十分欣喜。一年前,他就已举家搬到这里。

作为佛山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引才的一个高地,三龙湾科技城吸引着五湖四海的人才到来。从一个个产业园区,到一座座总部大厦,到一家家科技创新平台,人才们在这里宜居乐业,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9月27日召开的佛山市委人才工作会议暨全市科技创新大会提出,要积极营造近悦远来、群英荟萃的人才发展生态。

为人才打造一流的生态,让他们在这里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是三龙湾科技城为佛山打造人才高地、创新高地高质量发展作出的贡献。


创业三龙湾:

从“来佛山”到“回佛山”

每个人才都有梦想,有时候只需要一个实现梦想的沃土。

陈贤帅就是一个有“梦”的人。作为佛山市安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他在2008年到香港中文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发现,植入式医疗器械当时几乎被国外垄断,该领域的创新大有可为。于是他选择了这一领域作为研究课题。“我一直专注于做牙科种植体,希望能打破国外垄断,让中国老百姓都用得起种植牙。”他说。

佛山不仅是全国的制造业大市,也是全国最大的口腔医疗器械生产基地和集散地之一。陈贤帅在香港中文大学博士毕业后先到了广州,然后在2015年将项目落地佛山,成功开发出通用型牙种植体,填补了国内空白。

其间,陈贤帅位于三龙湾科技城的公司成功申报佛山市创新创业团队,获得佛山市、区、镇三级创新创业配套扶持资金支持。后续,公司又相继获得中科招商、中海资本等知名股权投资机构的六轮风险投资。

像陈贤帅一样揣着创新的技术,来到三龙湾科技城孵化落地的创业者不计其数。还有的企业此前在其他城市创立发展,但是选择将三龙湾科技城作为自己发展壮大的“二次跳板”。因为在他们看来,三龙湾这片土地能够让企业更加茁壮。

“我们希望在这里打造一个集研发、集成制造于一体的中心,同时建立起部分行业的示范车间。”在顺德出生长大的邓小白,毕业不久就在深圳开启了自己在智慧物流领域的创业,还接连入选2017年及2018年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并在2019年被高盛集团评为“亚洲最具颠覆力创业家”。在三龙湾科技城,邓小白创立的蓝胖子机器人公司正在建设智能制造总部,希望将智慧仓库、智慧供应链等智慧物流与佛山产业深度结合。

同时,三龙湾科技城作为佛山科技基础最深厚的区域,有许多企业、企业家已经扎根几十年。他们是三龙湾产业的“底盘”,也是三龙湾产业走在前列的先锋。

广东星联科技有限公司脱胎于佛山机械装备行业龙头之一星联精密,聚焦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装备、高性能新材料研制,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瞿金平发明的“基于拉伸流变的高分子材料塑化输送方法及设备”专利技术,打破了沿用100多年的剪切流变技术原理。“佛山拥有完善的产业链与一流的营商环境,是投资兴业的好地方。”该公司董事长张伟明说。

随着三龙湾科技城投资创业的氛围越来越成熟,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港澳青年创业者加入。2017年,香港青年叶兴华从深圳来到佛山,在天使投资人的支持下成立了工合空间,担任联合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5年来,工合空间累计孵化创业团队超百个,其中港澳团队占68.5%,成为连接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的“超级联系人”。

“以前我会和香港的朋友说我去佛山,现在我说的是‘回’佛山。”叶兴华已经把佛山当成了家。


创新大潮涌:

让科研人才找到用武之地

不仅创业氛围良好,科研实力雄厚的三龙湾科技城也能让科研人才找到用武之地。

在位于三龙湾科技城的季华实验室展厅内,陈列着一款“镂空”的轮胎,不同于传统轮胎,这款高性能非充气轮胎能够实现免维护、免爆胎、免泄漏。

该项目研发团队负责人徐婷,是季华实验室首批社招博士。在徐婷看来,三龙湾是自己的创新福地。“我原来在高校,这个方向是我一直在做的,但更多停留在纸面上,我很想做一些产业化的工作。”

2019年,徐婷全职加入季华实验室。进入季华实验室不到一年,她作为优秀青年博士代表拿到了实验室青年创新基金的支持。以青创基金项目为起点,徐婷组建10人的团队开展研发。

季华实验室进一步为徐婷团队柔性引进中科院院士陈学思,组织不同层次和研究领域的专家,帮助其迅速打通非充气轮胎材料研发、结构设计等核心关键技术研究。

同时,作为博士来到三龙湾科技城,徐婷还能一次性拿到相应的安家补贴。“这让我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在佛山安家,很多城市虽然也给安家补贴,但不是一次性的,有的甚至需要7—8年的时间分批给,所以说佛山是非常大手笔在引才的。”徐婷说。

与徐婷一样在三龙湾实现自己科研梦想的还有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佛山分所所长毕利军。

2013年,为了使基础研究成果能够服务于临床,毕利军开始探索如何将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在中国科学院、广东省和佛山市政府支持下,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佛山分所成立,同时成立了体必康生物科技(广东)股份有限公司。

“三龙湾科技城的环境一天比一天好,各种配套设施也更完善,让我们能更安心地在这里做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毕利军说。

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毕利军率领团队开拓了“成果化—产品化—产业化—商业化”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毕利军带领团队成功转化结核杆菌感染4个新型诊断试剂盒;研发6个新型结核杆菌耐药检测试剂盒和配套仪器;开发用于疫苗和药物评估的细胞因子系列检测试剂盒400多个。这些产品有的替代进口,有的优于进口,而有的则是填补国际空白。


开放新机遇:

获得工作生活最佳平衡点

“选择三龙湾,我找到了工作生活的最佳平衡点。”佛山市霍利斯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下称“佛山LEH学校”)校长助理陈思宁如是说。

在成为佛山LEH学校校长助理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的陈思宁先后在广州两家外企工作7年。“广州就业机会多,与我的专业也更为对口,所以一毕业就选择留在广州。”陈思宁说。

而随着三龙湾科技城的建设,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员、项目、企业来到三龙湾科技城,这里的就业机会也随之增多。2018年,应聘成功的陈思宁选择回到家乡,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不仅是三龙湾科技城发展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学校还是‘一块地基’的时候我就过来了,如今LEH已经成为设施完备的国际学校,同时我还能把岭南文化带入校园,这让我很有成就感。”陈思宁说。

与广州的工作相比,佛山LEH学校给出的待遇基本相当,但幸福指数提高了很多,这也让陈思宁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打量自己的家乡。图书馆、科学馆、城市展览馆……成了陈思宁常去的地方。

而陈思宁所在的佛山LEH学校的外籍教师人才均从世界一流学校招募而来。他们来到三龙湾的最直接原因,是这里有足够好的就业机会,以及实在的福利待遇、优质的工作生活环境。

佛山人陈思宁在三龙湾科技城找到了自己工作和生活的最佳平衡点,德国生物化学博士托马斯·施罗德也漂洋过海将心安放在了三龙湾。

生物医药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2021年,托马斯·施罗德来到中国,加入佛山市汉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当托马斯·施罗德离开欧洲的时候,还考虑了很多软性指标,子女教育就是其中的重点。“在三龙湾,孩子可以继续接受教育,入读全英式教育的学校。”

不到一年,托马斯·施罗德在三龙湾科技城实现乐居、乐业、乐游。“对我个人而言,我愿把这里称为我的新家。”

未来,还将有越来越多人才在三龙湾科技城写下他们的精彩故事。


(来源:南方日报 撰文:肖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