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开放前海 跨越珠江两岸 如何畅通内外双循环

发布时间:2022-02-24 07:33 来源:佛山日报

在珠江东岸,前海天际线向海而立,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夯基蓄势、发展热潮涌动,一年一个样。

在珠江西岸,佛山争当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敢闯敢拼,对外开放大步向前,越来越多企业和产品走向世界。

2021年9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发布,为走过“创业十年”、迎来“黄金十年”的前海,勾勒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的崭新一页。也为佛山在更广阔舞台加注新动能、赢得新优势、续写新篇章带来了新机遇。

省委提出,充分发挥两个合作区深度对接港澳、链接世界、带动全省、辐射内地的巨大优势,把横琴、前海打造成世界级的内外循环链接平台。

在中国经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时代,跨越珠江东西两岸,佛山如何衔接前海,紧紧把住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支持和服务前海畅通双循环功能,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如何善借前海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优势,在更广领域实现“买全球”“卖全球”?


以现代物流提供佛山商流型经济新空间

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产业。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加快畅通物流大通道已成为重要发力点。

当前全国多地提出加快建设国际物流枢纽,打造新物流大通道。在新基建领衔下,以智慧物流支撑新发展格局建设的步伐也在加快。

平均每天16家物流企业抢滩入驻,是深圳前海这片“特区中的特区”曾经创造的传奇。

不到五年,DHL、UPS、NYK、APL等国际物流巨头,相继在前海建立采购、仓储、配送、展示等服务中心,设立华南运营中心。东方嘉盛、怡亚通、飞马国际、普路通、顺丰、腾邦等供应链行业上市公司齐聚前海,全国首家供应链行业独角兽级企业越海全球供应链从诞生到估值超10亿。

回望来时路,前海从成立之日起,就扛起深港共建全球性物流中心的大旗,提出建设高端物流业的集聚区,打造亚太地区有重要影响的供应链管理中心和航运衍生服务基地,强化对珠三角地区制造业生产组织服务能力,展现出发展现代物流产业雄心壮志。十年间,这方热土用实力吸引众多物流企业纷至沓来,现代物流产业也成为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黄金机遇已至,“大前海”扩区8倍。扩区后的前海海陆空铁齐备,现代物流产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各界纷纷乘势而上。以深圳市宝安区为观察视角,扩区后,宝安区的1/5是前海,前海的2/3在宝安区。在宝安区“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中,“物流”两个字就出现了大约30次。

对全国制造大市佛山而言,物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脊梁。

过去40多年来,身为改革开放前沿地区,佛山凭借区位优势和实体经济为主的产业特点,传统物流产业依托专业市场遍地开花,始终保持着高于生产总值的较快增速。2020年,佛山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成功申报入围国家物流枢纽。

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重构优化产业空间发展格局。向东重点发展商流型经济,打造现代物流产业带。

从传统物流到现代物流,当佛山发展商流型经济新愿景迎来前海新机遇,佛山如何打好这场物流产业转型升级战?

“供应链这一现代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许是最佳切口。”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谢来风认为,佛山学习借鉴前海在推进商贸物流发展、打造世界级内外循环链接平台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应该关注现代物流业对供应链金融的探索,以及效仿前海引进供应链管理企业总部,以“前店后厂”的方式实现供应链服务。

前海粤十是生鲜冷链供应链行业综合服务运营商,冷链信息化市场占有率达到全国第一。公司总经理史伟琦表示,“依托云平台的供应链物流不仅可以提升运营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打造在线交易平台,甚至开发库存冻品的金融属性,为园区打造新的增长点。”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80%以上的供应链管理企业总部都设在深圳。一直以来,前海始终围绕供应链创新发展,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壮大,持续提升全球供应链资源配置能力。

2021年12月,总投资超50亿元的深国际南海现代智慧物流产业基地签约落户,这是佛山拟建的首个“高标仓+智能化”现代物流产业园,合作方来自深圳。

可以畅想的是,一个个在佛山即将崛起的现代物流产业园辐射区域更广、集聚效应更强、服务功能更优、运行效率更高,有利于加快形成各种要素大集聚、大流通、大交易的枢纽经济,改造提升专业市场,培育数字贸易、跨境电商、电子商务等商贸新业态,在佛山实践一条通过提高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集聚辐射能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坚持交通先行开辟佛山对接前海新通道

从空中俯瞰前海湾,“四纵十横”的道路骨干网基本成型。此次扩区后,前海交通布局不断优化,拥有一个国际机场、2个铁路站、7个港口码头、5个对外开放口岸、1条城际、7条轨道交通线、4条高快速路、1条跨境通道,不断增强前海高质量发展引擎功能。

一个是珠江东岸的璀璨明珠,一个是珠江西岸的重要城市,目前前海与佛山道路的互联互通高度依赖虎门大桥、黄埔大桥、南沙大桥(虎门二桥)等跨珠江口通道。积极对接前海这一世界级的内外循环链接平台,佛山需要审时度势、加紧布局,尽快拉近佛山与前海的时空距离。

每一次国家战略的升级,都会带来一次城市格局的洗牌。前海扩区又将把谁推向历史舞台的中央?

抢抓国家机遇,为积极对接支持服务前海,佛山提前谋划与深圳的交通互联互通,藉省高速公路网修编的契机,启动了《佛山市高快速路网规划》研究。在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征求意见稿增加了中山东部外环北延线接深中通道基础上,提出新增广明高速顺德至禅城(城区段)(对接莲花山通道)、广台高速支线(对接莲花山通道或海鸥岛国家通道)、南沙至高明高速(对接狮子洋通道)、佛中高速(加强与深中通道衔接)这四个对接珠江口通道的项目,均已纳入《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20-2035年)》。

据佛山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广台高速支线、佛中高速项目均已完成工可报告初稿编制;佛山、中山两市已明确中山东部外环北延线项目出资问题,省交通厅于2021年8月召开了项目工可方案评审会,会议基本同意项目方案。

条条大路通罗马。2021年11月15日,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发布消息称,前海将在前海湾内湾设置前海客运码头和跨境直升机航点,并配套设置客运口岸。这也意味着,前海未来可开通往来大湾区各城市的海上及空中客运航线。

佛山不靠海、不沿边,走向世界可否靠蓝天?

当前佛山正在加紧推进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建设,该机场定位为“广州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珠三角西部枢纽机场”,是一座“机场+高铁+地铁+高速公路+快速路”的立体交通枢纽,将肇庆、云浮、江门、中山等城市纳入机场高效便捷覆盖范围,助力佛山成为更具国际性、综合性的湾区西部交通枢纽城市。

在港口方面,目前佛山的集装箱航线内贸主要以广州、深圳为主,主要通过广州、深圳、香港等沿海港口中转。

接下来,佛山将打造以深圳港为枢纽、佛山港为支线的“组合港”。一方面协调深圳开通多条集运距短、调控灵活、绿色环保、经济实惠的集装箱专线“穿梭巴士”,促进陶瓷、纺织品出口,加强江海联运。另一方面加强与深圳港的分工合作,打造公水联运体系,“依托顺德新港,建设公水联运示范点,推动多式联运发展。”


对标前海方案加速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走进前海湾保税港区,美邦国际物流公司里货运车辆穿梭不停。仓库里,一台大型安检机旁海关人员正在工作。来自大疆的无人飞机等货物直接在这里完成理货、订舱、安检、打板、装箱等作业,并在深圳宝安机场监管的运输模式下运输到深圳宝安机场,直接“登机”运往世界各地。

这是今年1月前海在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运行的“前置安检、短途驳运”试点项目。

“相当于货物预先在前海‘值机’,无需在机场排队进行安检。”深圳市美邦链通国际航空物流有限公司经理徐春连说,这项试点工作是MCC前海模式的又一次延伸,进一步提高了空运货物的处理能力和时效。

近年来,深圳海关在前海湾保税港区综合运用“先入区、后报关”“跨境快速通关”“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非侵入式查验”等通关便利措施,打造“MCC前海”新物流模式,实现各类货物在区内自由集拼、有序分拨中转。简单来说,企业可按照货物流向、商业安排,在前海湾保税港区内对全球各地进口、中转货物进行拼装,实现全球揽货、中转分拨、进出口集拼等一站式物流,大大节省物流成本和时间。

相比前海,佛山尚无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出口通关渠道也处于劣势。

可喜的是,2021年,广东自贸办在省内开展了广东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区的申报工作,联动发展区定位为现有自贸试验区的第二梯队,并作为将来申请扩区的储备区域和培养对象。目前佛山选取三龙湾和佛山顺德粤港澳协同发展合作区核心区域作为佛山联动发展区选址区域。这也为佛山学习前海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经验启示,提供了广阔空间。

据佛山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一旦获批准,佛山联动发展区能够通过借助这一平台率先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经验,探索形成重大改革系统创新成果,探索开展差异化特色改革创新等方式,与自贸试验区形成政策联动、产业联动、创新联动,共享自贸试验区改革红利、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为全省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作出积极贡献。

“青年珠江学者”、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韩永辉认为,“佛山作为广东第三大经济体,获批佛山联动发展区的可能性非常大”。但佛山要积极解决目前三龙湾土地发展空间问题。目前三龙湾建设迎来加速期,投资热度高涨,土地拍卖基本上是“拍一块,火一块”,竞争异常激烈,能供自贸区发展的连片土地不多。

蓝图已经绘就,奋进号角高歌猛进。

加快分析研究前海政策优势对我市发展的积极影响和压力挑战,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以更大的力度催生改革力量、开辟开放空间,应是佛山之选。

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毛艳华直言,高端要素的流动没有边界,主要取决于规则和机制对接。能否主动对接和深化联动发展,更有赖于规则制度的开放,有赖于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产业基础以及城市的品位、文化等。佛山一定要解放思想,贯彻好新发展理念,让合作区的高端要素更好地进入佛山。

“首先就是对标对表前海合作区的方案,把佛山的营商环境推到一个更高水平。”毛艳华表示,“前海方案” 探索设立公平竞争委员会、推进以信用体系为基础的市场化改革创新,完善国企政策和竞争政策等,佛山完全可以对标对表。对标前海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的各方面措施,佛山可以梳理出属于自己的对标方案,在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现代服务业体制机制创新、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等方面大胆改革。以对接两个合作区为契机,争取打造多领域合作的升级版。


调研手记

拿出“最优资源”匹配对接前海

身处前海,摩天高楼鳞次栉比,到处一片生机勃勃。

位于前海合作区的一家全球购物体验店里,货架上摆满了来自中国香港等地区和国外的商品,吸引大量顾客驻足选购。这家免税、保税、跨境电商“一店多态”的改革试点,是前海商贸物流小镇的一个缩影,生动地向外界诉说着前海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的历史使命。

世界前海,中国窗口。面对前海这一世界级的内外循环链接平台,佛山有机遇也有压力和挑战。

从正向看,佛山地处大湾区中心区域,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落户佛山,是全国23个国家骨干联运枢纽城市之一、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拥有17个对外口岸,交通与物流建设承载能力与成效显著。从反向看,长期以来,珠三角东岸与西岸缺乏海上联通,位于珠三角腹地的佛山具有先天的陆路优势。但随着深中通道等跨珠江口通道的建成,珠江东西两岸的道路交通联系更加便捷,佛山在地理上不紧邻珠江口,在大湾区城市互联互通的布局中,佛山的陆路优势正面临逐渐削弱的隐忧。

另一方面,作为“经济特区+合作区+自贸试验区+国家级新区(综合保税区)”“四区”叠加的前海,在对佛山产生辐射与溢出效应的同时,也将不可避免地带来“虹吸效应”。

何以放大前海国家战略机遇效应,乃至将挑战转化为机遇,加速构建与前海、与深圳互联互通的海陆空交通网络,势必要先行。

百舸争流,不进则退。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浪头上,佛山既要解放思想,学习借鉴前海的经验做法,结合自身实际,学以致用。更要有拿出“最优资源”匹配对接前海乃至深圳的果决,发挥装备制造、泛家居等万亿产业集群的规模优势,主动对接前海,成功打造出一批国内大循环的战略支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借力前海世界级的内外循环链接平台,畅通“双循环”,加速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便捷高效流动。


国家战略

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深化与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在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整合优化为综合保税区基础上,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规范发展离岸贸易。联动建设国际贸易组合港,实施陆海空多式联运、枢纽联动。加强与国际港口和自由贸易园区合作,建设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推动境内外口岸数据互联、单证互认、监管互助互认,开展双多边投资贸易便利化合作。——《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


(来源:佛山传媒集团 策划/吴礼晖、何仁军 统筹/于祥华、王亚亮 采写/全媒体报道组记者黄碧云、王旖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