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发展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发布时间:2016-12-14 09:35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嘉宾 

王晓明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陈晓东 中关村融智特种机器人联盟秘书长 

刘进长 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 

 

机器人是衡量现代科技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抢占智能社会发展先机的战略领域。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我国对智能机器人产业大力扶持,在《中国制造2025》、“十三五”规划和《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利好政策带动下,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将步入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 

 

机器人产业正在蓬勃兴起 

中国经济时报:应如何看待当前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现状? 

刘进长:总体来讲,现在机器人产业发展比较热,而这个热并没有超出正常范围。因此,一方面要使机器人产业比较热,另一方面也要防止过热。我觉得,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机器人技术。10月21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的2016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有很多服务机器人,外形各异,但功能雷同,尽管外形特别重要,但更要关注机器人的功能。也就是说,做出来的机器人应该解决人们的需要是核心问题,才能使企业长远发展、健康发展。做机器人的企业很多,但真正实现盈亏平衡的并不多,所以,我国机器人产业要实现大发展,必须要找到需求痛点,满足社会和人们的需求,从而使得企业得到发展壮大。 

 

创新依然是重要制约因素 

中国经济时报:目前来看,虽然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但工业机器人市场却被外商垄断。当前,制约产业发展的因素或产业瓶颈有哪些? 

王晓明:制造业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工业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标志着整个制造业进入到自动化程度非常高的阶段,这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产业需要,比如汽车、半导体产业等。二是技术积累,但目前掌握机器人核心技术的企业并不多。我国是机器人需求大国,但不是机器人制造大国,主要原因就是在于机器人的核心技术没有掌握。目前,我国大部分创业企业做的消费类机器人或者是特种机器人,技术比工业机器人相对要求要低,不过随着工业机器人技术的不断积累,相信中国是可以成为机器人制造大国。有两个路径:一是靠自主创新,形成知识积累和创新体系,发挥产学研合力的作用。二是机器人是涉及交叉学科、多学科的一个领域,应该加强合作,相信未来十年到二十年在这个领域能具有全球竞争力。 

刘进长:我国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与国外相比,主要差距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机器人设计集成能力较差,国内少有真正把动力学、运动学等能够很好地集成在一起,因此导致我国机器人的可靠性较差,整机的可靠性有待提升。二是基础件制造能力较弱。在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部件:减速器、电机和驱动、控制系统都有欠缺。由于我国集成机器人多使用国外的核心部件,市场价格竞争没有明显优势。三是产业工人的素养和培训不足,对一些高技术企业还难以适应,亟须对相关工人专业水平进行提升。从整体来说,我国的机器人设计制造技术、基础件及工人素养都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陈晓东:国外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时间比较长,而且特别注重核心部件的制造研发,并已经占据了世界鳌头,比如核心的控制器、电机、伺服系统等,因此,核心部件是制约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目前,我国的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做核心部件,而且做的不错,但是由于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时间比较晚,要突破技术瓶颈或者产业瓶颈还需要较长时间。 

 

消费类机器人是未来发展新领域 

中国经济时报:未来机器人产业会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机器人产业发展对我国向智能制造转变有何意义? 

陈晓东:智能制造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方向,但我们的基础较差,尤其在基础材料、基础件、加工制造水平能力等方面是有相当大的差距,比如我国目前还没有造出世界领先的汽车或是汽车发动机,原因就是材料、制造工艺以及自动化技术,其中自动化技术涉及到了大量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汽车及发动机多数是由智能机器人与人协作制造出来的,其标准化、系列化非常高,我国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我国应该在核心部件方面打牢基础,同时提升制造的智能化水平,才能实现跨越发展甚至弯道超车。 

王晓明: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起步是以工业机器人为先导的,主要应用于制造业领域。消费类机器人智能化提高后,从人的角度以及从消费心理的角度,到底能不能接受,接受到什么程度,都存在不确定性,所以,要进行很多对这方面的探索,最后形成标准化的产品形态,这可能需要经过十年或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 

刘进长:未来机器人产业肯定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肯定是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麦肯锡预测,新一代机器人年产值将达到1.7万亿美元-4.5万亿美元,市场相当可观。未来从工业生产线到日常生活,机器人在逐渐进入市场、走进家庭,这是一个发展方向。不管是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企业都纷纷进入到这个行业,都看到了机器人产业蕴含巨大市场,都希望通过介入机器人产业,在未来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目前,服务机器人占据的市场份额还较少,我更看好服务类机器人未来的发展,尤其是特种机器人产业。机器人是我国经济转型和升级的一个支点和核心,是未来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很重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一直把机器人产业作为一个很重要的产业进行扶持。 

中国经济时报:尽管我国机器人产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以中低端为主、企业规模偏小、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应如何避免机器人产业发展低端化? 

 

市场驱动和技术驱动应双管齐下 

刘进长:目前,要避免机器人产业低水平重复发展,应该从两个层面考虑:一是大力推动高端技术,比如解决人工智能技术、人机交互技术以及面向工厂的实用性技术,不能一刀切,国家重视核心共性技术攻关,企业选准自身优势,找准行业,选准发力点,满足社会需求,做出特色,求异发展。二是抓住政策的窗口期,各地政府都在做智能制造和机器人产业,企业应该抓住时机实现飞跃,在这轮竞争中处于优势,处于不败之地。 

 

不要急于求成 

王晓明:我认为,低端化发展是不可避免的。机器人高端化发展一定是机器人产业已经进入到相对成熟的产业阶段,在此基础上才会有产业的高端和低端之分,而我国机器人产业刚刚起步,因此,机器人产业目前的发展都是从低端切入的。当然,低端起步并不是问题,但是需要从技术上入手,不能急于求成,应该在机器人核心技术,比如伺服电机、数控、感应、人机交互等领域进行扎实的技术积累,这就需要有一个积累和投入的过程,立即生产一个高端的、成熟的产品并不现实,也不可能实现。 

 

做强做大自主品牌很重要 

陈晓东:从整体机器人产业来说,国家层面应该扶持大中企业,重点扶持一些中大企业做好核心部件,小企业最好做一些能够配套的部件,大中小企业形成联合体,把相互配套的部分做精、做准、做强、做大,这就是所谓的抱团取暖、联合开发,这样大、中、小企业都能获取一定的效益,从而防止重复研究和低端化,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我认为,首先要做强做大自主品牌,使得性价比能够达到最佳,尽可能减少引进国外机器人;其次,中小企业应该研究自己的品牌,避免重复、避免低端化,否则就会既没有规模也不会形成产业化,也得不到更好的效益,而且之后的维护成本提高。再次,从整体来说,大中小企业相互配合去做,各个企业把各自做的配套产品做成精品。最后,增强整体创新能力。如果只是仿制没有创新,肯定不行。只有在创新当中找到抓手,才能超越别人,智能化水平才能上去。 

 

需要借鉴的很多 

中国经济时报:我国发展机器人产业可以从国外借鉴哪些经验? 

陈晓东:首先是借鉴国外的科学、严谨、规范的理念,制定相应的标准参与到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其次是应该加大力度夯实基础,包括加大培养人才力度标准化程度、设计能力、材料、加工工艺等;最后是不光要学,还应该有自主品牌研发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广泛应用仍面临挑战 

中国经济时报:受《中国制造2025》以及《机器人产业十三五规划》的影响,中国的机器人真正进入发展期。在机器人被提升至战略性新兴产业后,国内各地相继出台扶持政策,纷纷筹建和规划机器人产业园区。该如何把握当前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从而促进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对此,三位有哪些具体建议? 

王晓明:一个产业的发展首先是要有需求,目前我国制造业出现局部性的劳动力短缺,有机器代人的需求,但仅仅是局部的而不是国家整体的需求。其次是把握方向,《中国制造2025》和智能制造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机器人产业的很多相关技术都是和智造方向一脉相承的,因此,技术积累和创新是非常重要的,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规模多大是取决于技术掌握能力和技术竞争能力有多大,机器人产业如果没有技术支撑很容易形成泡沫,最后不仅解决不了工业发展的问题,也满足不了消费需求。再次是要有工业技术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发展机器人产业是有优势的,如果不把技术基础做扎实的话,产业就是空中楼阁,没有根基的产业,这个产业即使做大了也是给别人做嫁衣,而不是一个自主可控的产业。 

中国制造业的基础大部分还是传统制造业,大量的传统工艺和设备都是需要升级的,目前而言,主要解决的是自动化,之后是解决数字化,智能化则是第三步要解决的。因此,自动化、数字化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做扎实,一步踏入智能化是不可能的。目前,应用机器人的是一些特定行业,比如汽车、半导体、人工智能应用和人机交互等,但是更多传统行业还是以传统的装备、传统的生产方式为主,因此,要根据产业主体和企业的基本情况来适当发展工业机器人,而不是盲目发展。另外,使用机器人后,还面临消费需求、投资性价比、能不能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等问题。 

陈晓东:从国家层面来看,机器人产业落地至关重要,因此部委之间就应该做好配合,抓好落实,推动中国自主品牌发展。所以,国家应该有一个协调机制,把现有的成果通过诸如工信部智能制造基金以推动优秀的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机器人产业化,与此同时,要走到一线去,然后再把问题反馈到科技部门进行再研究,这样投入就会有产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落地项目比较少,政策扶持不到位,无法变成良性循环,因此,我觉得衔接和政策两个问题非常重要,不管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都要支持。 

刘进长:一是国家把机器人产业作为重要的战略方向,出台机器人相关的政策,扶持机器人技术与产业的发展。二是重视基础技术和基础核心部件的开发。三是重视机器人相关人员的培训。 

 

既面临挑战,也面临机遇 

中国经济时报: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在应用过程中存在哪些挑战?如何解决? 

陈晓东:我国机器人产业在落地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首先,在落地过程中应该和使用企业进行良好的信息沟通,遇到问题不要一棒子打死,应用恰当的方式沟通,然后升级改造,重新研发,不断支持。第二,要有打通的渠道和机制,售后服务的力度也要加大,更要加大政府的监督。比如,工信部不仅是出台政策还要监管扶持项目。第三,强化标准化发展,有了标准才能规范,才能走向世界,变成领头羊。第四,要有相应资本或者政策基金支持,落地就需要经费,有了经费才能很快落实。最后,国家应该支持机器人企业实现走出去战略,将其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整体大战略之中,中国机器人企业尤其需要瞄准涉及到“一带一路”的发展中国家,以合理价格,使中国机器人走出国门,从而促使我国机器人产业做大。 

王晓明:我认为,一是生产是一个流程,是一个体系,机器人也需要和现有的自动生产线整合,因此,需要考虑机器人使用的经济性、安全性以及能否提高效率。二是工业机器人比传统机床自由度高,面临人机协作的问题和对人的保护问题。三是工业机器人智能化比较高,在应用时,需要和现有的生产体系进行融合,从而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 

刘进长:我国机器人产业在应用过程中存在可靠性差、寿命短等问题。我们应该,首先强大自身,从设计、制造等方面入手,制造出高质量、高性能的机器人系统,避免低端重复。其次,我国机器人企业应该从技术管理和企业管理两方面着手,全面提升企业水平。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