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岭南广府文脉 佛山如何强化独特性?

发布时间:2022-10-27 08:58 来源:佛山日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岭南广府文化是浸润于佛山历史血脉里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传承这一文脉,发挥文化润城、兴城的作用,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是进入新发展阶段,佛山实现城市能级跃升绕不开的话题。今年8月,佛山印发了《佛山市争当传承岭南广府文脉领头羊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佛山如何发挥自己优势,打造自身文化特色?对此,佛山日报《理论周刊》专访了广东省委党校文史教研部教授、广东南方软实力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承良,为大家分享他的见解。  

打开城市发展新空间

佛山城市发展正进入一个硬实力和软实力齐头并进,更加注重城市综合实力提升的新阶段。

《理论周刊》:您如何看待佛山的《行动方案》?

张承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建成文化强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都是重要目标之一。城市是全球竞争合作的重要实施主体,而文化软实力是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佛山作为广东继广州、深圳之后第三个GDP突破万亿元的城市,经济硬实力已有了较大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佛山接连出台系列政策文件,发力文化软实力的整合提升,说明佛山城市发展正进入一个新阶段,即硬实力和软实力齐头并进,更加注重城市综合实力提升的新阶段。这种升级,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质的变化。可以预见,佛山城市综合实力(竞争力)将在一系列重点项目的逐步落地中进一步优化,佛山的城市发展也将由此打开全新的空间,为佛山成为“世界级名城”提供不竭的动力。

当前,佛山已确立了“515”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就共享发展提出了“务必成为传承岭南广府文脉领头羊”的目标,为佛山文化建设找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和抓手。而在今年3月印发《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之后,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又出台了《佛山市争当传承岭南广府文脉领头羊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提出推进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引领、岭南广府文化“双创”等八大行动28项举措,定位精准,目标清晰,效率很高,体现了佛山市委市政府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上的政治站位,以及在实施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战略及策略上深厚的专业素养。

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实现时代转化?

在尊重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基本风貌和精神特质的基础上,要以对实践之问的正确回应,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生命力。


《理论周刊》:《行动方案》提出了实施岭南广府文化“双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行动。目前国内文化“双创”普遍遇到哪些问题?有何解决方案或创新路径?

张承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已成为社会共识。但在各地具体的实践中也曾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历史建筑的拆真建假问题,好大喜功、违规违章超标建设问题,非遗传承活化过程中商业化与技艺保护不平衡等问题,这些问题最终都可以聚焦到一个核心问题上来:面对传统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没有确定的实施标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边界在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这是推动文化“双创”工作的重要指引。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人民立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及唯物辩证思想方法、实事求是思想方法、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统一。

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方针必须坚持以实践作为检验标准,将时代需要与当下实践紧密结合、实事求是,在尊重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基本风貌和精神特质的基础上,以对实践之问的正确回应,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生命力。换言之,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转化,要坚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尊重和保护历史真实的基础上通过现代创造创新,不断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

《理论周刊》:要想“双创”可持续,就必须与市场结合起来。如何实现传统文化资源的时代转化以及市场化运营?

张承良: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落实到具体实践,就是关于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形态转化和价值实现的问题。在讨论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时候,我们都熟悉中央关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要表述。在具体实践中,鉴于文化所具有的精神价值特性,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过程中需更加重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我认为,要有效地推动文化“双创”,亟须形成“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学术支撑、媒体融合传播”的“四轮驱动”运行模式。“政府主导”是发挥政府在顶层设计、精神价值实现引导者、把控者的作用,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就是政府要建立全过程的发展规划、产业引导及市场监管,要在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平台建设等公共服务上发挥基础性作用。“市场主体”则是在相对微观层面,政府要让利于民、让利于企,其核心在于激发企业和社会的积极性,确保企业效益的实现。从运作模式上看,龙头企业带动、主题相关的文化产业园区集聚发展等都是题中应有之义。“学术支撑”指的是在文化“双创”过程中,学术研究要起着不可或缺的基础研究和价值阐释作用,只有通过实实在在的历史史实与素材的系统性“发现”整理,文化“双创”事业才有源头活水的支持,反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媒体融合传播”方面,文化产品一旦诞生,就需要进入传播、流通等环节。文化产品与一般商品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其精神消费的特征,而文化产品要通过怡情悦性来达到影响人的目的,离不开媒体传播的到达性、有效性。


用好城市文化禀赋 炼就独特城市精神

显性的城市文化多元呈现、形态万千,但无论其如何演绎,最终都或多或少地联结着隐在的城市文化及精神。


《理论周刊》:佛山是历史文化名城,拥有陶瓷文化、功夫文化、龙狮文化、美食文化、工匠文化、粤剧文化等丰富文化资源。如何利用好这些文化资源,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张承良:佛山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它们像星星一样,散落在佛山典籍文献中、在佛山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与日常生活中。佛山要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市,从顶层设计来说,就是要在海量的历史文化资源中梳理、建立起有机联系,使其服务于佛山城市品牌建设,服务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个人认为,《行动方案》中所提到的“系统保护城市文化有机体”这一概念,触碰到了佛山城市文化建设的深层次命题。《行动方案》里关于岭南广府文化“双创”提出的几项重点项目,如“推进广府文化(南海)生态保护实验区”“深化博物馆之城建设”“擦亮世界功夫之城名片”“打造粤菜粤厨名城”等,都是非常契合佛山文化资源禀赋的创意和整合思路,都是“系统保护城市文化有机体”的具体内容,沿着这个整合性思路走下去,佛山成为文化强市未来可期。

《理论周刊》:广州在岭南广府文化圈中处于相对强势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你对于佛山争当传承岭南广府文脉领头羊有何建议?

张承良:这个问题可以从《行动方案》中“城市文化有机体”这个富有建设性的提法说起。如果用“文化有机体”这个概念来审视一座城市,那么城市文化实质上就是一个有机系统的整体。在这个有机系统中,既有作为历史演进链条上显在的城市景观文化、行为文化,也有作为隐在的典籍文献、考古文物,以及活跃在广大城市居民观念中的城市文化及精神。显性城市文化多元呈现、形态万千,但无论其如何演绎,最终都或多或少地联结着隐在的城市文化及精神。


具体到岭南广府文化,以区域而言,代表性的城市有广州、佛山、中山以及港澳等。在这些城市中,佛山的独特性是什么?

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以广州为例,早在第16届亚洲运动会期间,广州就曾有过一个有关城市精神的深入讨论。如果从历史文脉的视角审视,广州城市最突出的特质是作为历千年而不衰的世界性滨海商都,因此,其最富个性化的城市精神应与此有关。而佛山与广州有一个突出的不同之处,是佛山曾经作为以手工业繁盛而闻名的中国古代四大名镇之一,工匠精神是佛山城市精神的精髓,以工匠精神、工匠文化作为佛山城市精神与城市文化的独特标识,既丰富了岭南广府文化的精神内涵,又在实践层面上形成了与广州城市精神的错位与互补。就此而言,《行动方案》既是落实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所提出“争当传承岭南广府文脉领头羊”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对于岭南广府文化的发扬光大,又具有举足轻重的建设性价值。


(来源:佛山日报 记者:林润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