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治理 佛山城市如何更智慧

发布时间:2022-07-22 08:21 来源:南方日报

佛山禅城,社会治理中心指挥大厅,城市大脑正通过视频监控、传感器和移动终端,城市大脑可以感知到出店经营、共享电动车停放、交通拥堵等社会事件,实现实时监测预警。

在南海,利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技术,该区正组建起“天上看”“空中拍”“地上巡”的一张大网,对土地整治、违建查处、防火抗涝等进行全面巡查。

这是佛山应用数字技术,推动社会治理智慧化的生动探索。

以数字化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滚滚而来,数字政府建设的焦点正从服务转向治理。

不久前召开的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把安全发展贯穿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加快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以一市一域的安全稳定夯实全省全域长治久安的坚实基础。近期召开的佛山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也提出,要打造城市安全“智慧大脑”,走出一条具有佛山特色、时代特点的市域社会治理路子。

营造安全的城市环境是社会治理智慧化的一大落脚点。推动城市“加数前行”,将为社会安定、人民安宁提供有力支撑。

构建全新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佛山如何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


编织一张网 “空天地”一体化将触角前移

在佛山这座GDP过万亿,人口近千万的特大城市,面对风险,如何及时处置、守护安全,考验着城市的治理智慧。

禅城作为佛山的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达133万,人口高度聚集,平均每个村居就有过万人,但负责日常巡查的专职网格员平均只有1—2名。

“以前,基层工作人员每天忙着填报各部门信息,遇到棘手的难题,也没有精力和时间协调相关部门前来解决。”禅城丽豪社区党委书记刘秀芳说。

静态治理、末端治理和反应性治理的传统模式已跟不上信息化社会的要求,迫切需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变革理念和手段,全面提升治理效能。

去年以来,禅城率先探索,打造数字化生态网格:原分属13个部门的业务优化为一个综合网格,并梳理出首批247个事项入网,采用“一表式综合巡”,实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

“无论是公共设施损坏还是消防安全隐患,或者居民间的矛盾纠纷,能现场解决的就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事件则通过APP发送到街道统一安排处理。”禅城丽豪社区网格员刘锡泉说,这一生态网格可推动问题快速解决,把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

传统治理方式和“人海战术”已难以为继,南海区也在利用先进科技,编织一张更大的基层智治“大网”。

作为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今年以来,南海应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搭建的“空天地”一体化治理体系,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社会治理领域大显神通。

该区试点之一的丹灶镇用9台无人机,通过“天上看”“空中拍”“地上巡”,只需3天就能完成全域巡查。从开始试点至今,已发现超500条疑似违建线索。今年上半年,南海违法建设治理面积631.06万平方米,治理面积和比重位列佛山第一。

南海还利用数字化手段推动治理触角进一步前移,实现抓早化小。

今年清明期间,“空天地”一体化社会治理平台首次试水。在南海华侨墓园上空,自动巡查的无人机通过热成像镜头检测出一火点,这一信息经飞手传送至指挥中心,转至辖区村委会处置,马上扑灭火点,全过程仅用了5分钟。

不仅在南海,在佛山另外4个区,由无人机等数字技术织成的“天网”,在违建查处、环境治理、应急管理、城市管理等多个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今年4月,高明区荷城街道成立佛山首个无人机执法中队,探索全天候、无死角、多领域巡查。

而在禅城,运用无人机对文华公园、王借岗森林公园等人流量较大的场所进行巡查。无人机时而盘旋时而飞升,当遇到公园乱摆卖或者不文明行为时,还会在上空喊话提醒。

从生态网格到“空天地”一体化,从全方位巡查到及时高效处置,“一张网”的背后是技术升级,也是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科学化、精准化、智能化的跃迁。


数据大一统 协同实现跨部门共治

“一张网”提升了治理前端的应对能力,而要真正提升治理的效能,还必须刀刃向内,既要从“全局一盘棋”的角度加强统筹,更要把信息化系统“化零为整”。

佛山启动数字政府建设起步早、基础好,但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矛盾也日益凸显:条线部门之间各自为战,数据壁垒依然存在;数据标准不统一,存在共享融合难度大、治理底数不清等问题。

在禅城区,一个村居挂了23个牌子,承接13个部门业务,需要填报171种表格。而在南海区,各级的业务系统超过70个,存在大量重复巡查、反复录入等问题。

作为中心城区,禅城已构建起覆盖全域的“城市大脑”,通过整合部门条线业务系统,打通数据“壁垒”,归集沉淀96个部门、32亿余条数据,实现人、物、地、事、组织等数据底数全清、相互关联,初步建成数字孪生的“三维禅城”。

在数据“大一统”的支撑下,禅城还整合了1.6万路视频监控、1000多个移动终端及传感器,让城市有了“眼睛、鼻子和耳朵”,延伸治理触角,实现全域灵敏感知。

依托这一体系,禅城还打造了综合指挥大厅,统筹调度全区社会治理。目前已初步搭建全天24小时“不打烊”的城市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推动城市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

随着区级“城市大脑”建设深入,城市治理更智能、精准,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五区都有各自的‘大脑’,甚至各个部门都已建成或在建自己的‘大脑’。”佛山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李学坚坦言。

在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文宏看来,摒弃过去各自为战的传统,推动市域整合,是佛山推进数字治理乃至数字城市建设亟须突破的课题。

佛山正努力破题。“十四五”期间,佛山数字政府建设的重点,就是要在市域治理“一网统管”基础平台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市级城市大脑。

李学坚认为,要用同一个数据底座建立一个中台,将各个系统建立的平台联通,从省、市、区到镇街到村居,各个部门上下贯通、横向协同,做到“一网感知态势、一网协同共治”,才能真正让城市大脑智慧起来。


迈向共同体 数字深度融入社会治理领域

从“一张网”抓早化小到“一个大脑”运转调度,如今数字化的力量正融入到佛山社会治理的各个单元,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数字治理共同体。

自从用了生态网格APP,刘锡泉感觉工作效率更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大大提升。现在只需一台手机就可以直接上报问题,由后台工作人员把问题派发到后台系统,“城市大脑”会智能分拨给相关职能部门,职能部门马上出动处置,之后再反馈给他。

“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构建了“发现问题自下而上、解决问题由上而下”的高效协同双向对流机制,大大提升了治理时效和质效。

而对社区里的居民而言,现在办事越来越方便,也越来越有科技范。

登记结婚后,手机自动收到免费婚检、孕检电子券;怀孕后,手机获得产检电子券;孩子出生后,即时办理新生儿入户等,并收到0—3岁儿童免费保健检查券;退休时,无须申请自动制作出老人证;满足条件领取高龄老人津贴时,津贴直接划拨至银行账号……围绕一个人的全生命周期,禅城20多个政务事项实现无感服务、免申即享,办事就在家门口成为现实。

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市场主体既是办事的受惠者,也是安全的守护者。

禅城依托“城市大脑”开展大数据分析,通过信用三色码对企业进行分类分级精准监管。对于绿码企业,巡查频次从每月2次降为每月1次,对于红码企业,巡查频次由每月2次增至每月4次,有效降低守信企业的受检次数,增强失信企业监管力度。

随着数字治理的深入,一些数字社区也在佛山涌现。

南浦新村小区地处佛山中心城区,长期以来,因为业主意见不统一,面临卫生、停车、治安等老大难问题。

去年以来,南浦新村利用“智慧党建·共享社区”小程序,就可以对物管费调整等重大治理事宜进行投票表决。居民还可以通过小程序参与社区活动,拉近邻里关系;发布“微心愿”,帮助弱势群体。

“有了这个小程序后,小区矛盾少了,邻里关系更和谐了。”南浦新村居民邓丽珍说。

如今,这种模式已经在禅城全面推广,已有25.6万人关联智慧党建平台,有效推动“小区事小区管”,一个数字化时代新“熟人社区”共同体,让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更有安全感、归属感。

“全面筑牢安全发展的底线。”佛山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要加快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构建“综合网格+综治中心+‘粤平安’云平台”的全覆盖立体式智能化工作体系,走出一条具有佛山特色、时代特点的市域社会治理路子。

随着数字治理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推动城市治理手段、模式和理念创新,数字社会正加快在佛山崛起,城市也会因此变得更聪明、更智慧、更安全。


一线走读

禅城区社会治理中心:智治中枢 让城市更聪明

沿着蜿蜒向上的步道,穿过掩映于苍翠绿植中的岭南老式建筑,一座座玻璃幕墙组成的崭新且极具科技感的楼宇十分醒目。

这个始建于13年前的老园区,是禅城区社会治理中心所在地,也是全区社会治理的智慧中枢。

走进楼中,更发现“别有洞天”。在禅城区社会治理中心10号楼的大数据服务区,汇聚了众多便民数字化智能化新场景,满满的时尚科技感扑面而来。

在无感服务一体机面前,办事人“刷脸”之后,相关服务随即主动推送……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如今老人津贴、婚检孕检等23个政务事项实现无感服务、免申即享。依托大数据强大的算力,禅城正实现政务服务“过程无感、结果有感”。

在数据开放服务区,3台“大数据分析”触控一体机,不断滚动的实时信息引人注目。

一体机依托的数据分析平台通过互联网实时采集全市岗位信息的社会招聘数据,汇聚禅城20多万商事主体和全国2.6亿家企业的数据作为数据源,并不定期增量更新。再结合实时人群热力分析平台,用户只需点击屏幕,就能看到在禅城创业就业及企业成长发展的全维度数据现状及相关分析。

这些数字应用场景都离不开一个“城市大脑”支撑。在1号楼,一面数据大屏下,20多台电脑在监控着全区的情况。

工作人员拉动鼠标,“城市大脑”高速运转,屏幕上的场景迅速拉近,聚焦到南浦社区,大至社区人口、房屋建筑物、疫苗接种,小至居委会门前小广场,各项详细情况尽收眼底。

禅城区智治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城市大脑”整合全区10个机房,归集96个部门近32亿条数据,其中26.5亿条数据每日可自动更新,融合全区9390多路视频监控、800多个传感器、1000多个移动终端,日均为各条线部门提供数据122万次,支撑智慧党建、文明创建、疫情防控等45个业务应用。

“城市大脑”赋能社会治理,又可以直观地体现在一个APP上。

现在,祖庙街道镇安村网格员梁伟健已经告别了带几台手机,用多个APP巡查的日子。只用一个生态网格APP,就可将“多件事、多张表”的巡查模式,整合升级为“一件事、一张表”开展日常巡检任务,避免重复上报和采集数据。

“填报效率和巡查效率都提高了,每天处理的事项从10单增加至16单。”梁伟健说。

为了推动数字治理深入基层“最后一公里”,禅城还选取塔坡社区、丽豪社区、南浦社区、南庄村和下朗村作为试点,实行“还数于村”。不久前,南庄村智慧化社会治理工作站正式成立,成为全区首个接入区城市大脑的村级工作站。

在“城市大脑”的助力下,禅城搭建起“禅治慧”系统,基层村居日常填表报数工作由“数字员工”代劳,今后可以实现表格数据智能填、“一表填”甚至“不用填”,大大减轻网格员负担,提升基层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罗湛贤、卢浩能、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