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坚决占领先进制造业高地

发布时间:2022-03-03 08:55 来源:佛山日报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制造业大市佛山如何开好局起好步、实现平稳发展?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史欣向在接受佛山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确保第一季度开好局,首先是要确保经济发展动能充沛。佛山要确保经济发展动能,关键是要做好强链补链和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两件大事。


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与补链强链有内在一致性

“在全球经济增长普遍疲软,逆全球化主义甚嚣尘上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高速平稳增长绝对称得上‘风光这边独好’。”史欣向开宗明义,结合目前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发展态势分析认为,上述格局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还会延续。但同时,逆全球化潮流与全球疫情蔓延两个外部因素,也会对经济形势产生较大冲击。

佛山是广东第三个GDP超万亿元的城市,工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装备制造、泛家居产业集群产值均超万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100家。“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佛山的发展动能还是比较充足,发展态势也是平稳上升。”史欣向说。

不过,他也指出,在疫情冲击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发生局部断裂,佛山作为全国制造业重镇,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和冲击,原材料、人员、货物、技术等要素从国外进来受阻,阻滞了制造业企业的发展。而逆全球化潮流给佛山制造业带来的最大障碍是,技术和专利的“篱笆效应”,“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的缺货和断供,让制造业面临更大的挑战。”

他建议,佛山至少需要做好两件事情:一是强链补链,另外就是持续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强链补链方面,要以制造业龙头企业为引领,围绕佛山具有优势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养更多“单打冠军”和“隐形冠军”,同时注重发挥国有企业在补强供应链中的支柱作用,多管齐下,拉紧国际产业链与佛山制造业供应链的依存关系。

“持续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必然要求,与补链强链有内在的一致性。”史欣向说,一方面要维护公平透明的市场秩序,让研发投入高的企业获得更多收益;另一方面要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建立培育引导机制,利用财税金融手段支持和鼓励企业加强研发投入。“只有解决了‘卡脖子’的问题,佛山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才能不断补强,才能抗击更大的风险,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处理好“改”与“守”的关系 避免产生可“躺赢”的幻觉

史欣向注意到,2022年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佛山便召开了市委第十三届二次全会,从佛山发展战略全局提出辩证处理好各种关系,既有谋划的高度,又有落实的准度。

“要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能只是埋头苦干,还要抬头看天。”史欣向说,在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刻,佛山能冷静思考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背后的辩证关系,对于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新发展理念,做强佛山的特色优势,坚决地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在国内国际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是非常重要的。

他认为,佛山要实现全年稳步发展,最迫切的是要处理好“改”与“守”的关系。佛山经济总量大,制造业基础和商业环境处于全国前列,经济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点,这些都很容易让人产生幻觉:只要继续保持传统产业的优势,佛山就可以“躺赢”。

然而,区域经济竞争的规律往往是“赢者通吃”。“如果不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不改革创新,不坚决地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不坚决地占领先进制造业的产业高地,之前的优势很快会消失掉。”史欣向说,要有改革的紧迫感,必须选准时机,大胆改、自主改。当然,改革必须守住底线,无论怎么改,底线不能抛弃。


实现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与营商环境“两手抓”

占领先进制造业产业高地,佛山既要抓住传统优势制造产业,同时也要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史欣向表示,佛山要实现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两条腿走路”,需要科技创新引领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支撑。

“传统产业的发展,应该是创新性发展,不走技术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道路,是没有出路的。”史欣向说,随着劳动力成本高企和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佛山通过传统制造业积累下来的资本须加大投向技术研发领域,加快引进和建设重大科创平台,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企业的引领作用,夯实传统产业的内生增长基础。

同时,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产业和新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史欣向指出,推动新产业新经济的发展,必须抓住一个“牛鼻子”,就是快速吸引相关市场主体集聚,而做到这点就要靠一流的营商环境。

他指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会让新兴的市场主体快速低成本地发展起来,这就是北上广深是新经济发展中心的主要原因。“现在佛山以推进‘一号改革工程’的决心和力度,不遗余力地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蓄水养鱼,加上传统产业已形成的商业氛围和资本积累,新产业、新经济发展与传统产业互相给养,佛山未来可期。”


来源:佛山日报 记者:倪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