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产业链如何“强链”“补链”?

发布时间:2021-04-06 08:05 来源:佛山日报

产业链现代化是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我国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所作出的重大谋划和部署。今年的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了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控性,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那么,对于进入“十四五”新时期,迈入万亿新台阶的佛山而言,如何进一步推进产业链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推动产业链现代化的四种路径

产业链现代化要与之匹配的产业配套规模,并且要努力做到自主可控。

构建国内大循环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以更高的产业层级,更大的比较优势,更积极地参与甚至引领全球产业链的布局,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稳定、创新发展。因此,推动产业链现代化,是我国“十四五”期间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任务和核心目标,对于制造业大市的佛山而言,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佛山要推动产业链现代化,第一,要加快构建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产业链的现代化首先体现在产业配套规模上,只有具备较大的产业集群规模,才具备从大到强的产业基础。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推动产业链现代化,推动佛山制造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的关键举措之一。一方面,佛山要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传统制造业的成本优势正逐渐减弱,但其产业链完整优势仍存在,可通过持续提升传统制造业的工艺、质量、设计与效率,来巩固既有竞争优势,使其成为先进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佛山要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要着力推动基础技术与共性技术的研发推广,帮助企业掌握成熟的先进适用生产工艺、自动化或柔性生产技术,加快核心技术国产替代进程,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服务型制造。此外,还要打造新兴产业链,推动新材料、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集群形成行业规模。

第二,要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努力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要加大力度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链主企业,注重引导骨干龙头企业通过兼并、合资、合作的方式向关键中间产品、核心零部件和材料等产业链上游延伸,关注核心技术的提升。此外,还要加大力度培育更多产业链上的隐形冠军。隐形冠军代表着所在产业链细分领域的高度和水平,如果基础零部件、关键材料、工业软件等都有难以克服的瓶颈,必须长期依赖外国技术,那么产业现代化的任务就不可能完成。培育产业链中的隐形冠军,需要从培育一大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做起,要积极鼓励中小企业通过联合创新,推动“专精特新”企业把基础产业创新能力和水平做上去。

第三,要强化要素支撑,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环境。一是要强化生产性服务业支撑。佛山要大力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完善生产、检测、认证、信息服务、人才培训、创业辅导等公共服务平台功能。二是要强化数字经济赋能。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持链主企业积极创建数字产业创新中心、智能工厂、智能车间等,实施制造智能化改造。要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建设。三要强化要素市场化改革,集聚政策、人才、资金、土地、公共服务等要素资源全力支持制造业发展,努力把佛山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高地、创业集聚地。

第四,要优化空间布局,打造产城人融合发展的城市格局。要加强规划统筹,推动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深入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抢占智能制造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制高点,龙头引领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建设。优化佛山高新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一区五园”管理模式,聚焦到园区建设、产业发展、企业培育、平台打造、人才引进、政策完善六大重点工作。打好村级工业园改造的总攻坚,不断提升工业用地利用效能,打造“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高质量产业发展空间。(佛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炯


创新链和产业链如何高质量融合发展?

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融合发展将催生出未来产业。

当下,新冠肺炎疫情与不确定的经济全球化形势对全球市场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而对于创新活动和产业发展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这要求已有的产业链和创新链在应对错综复杂变局时,需要增强适应性和前瞻性,要具备极强的修复力和更好的循环韧性。产业链和创新链能否高度融合发展,关乎着新发展格局的形成。

培育发展未来产业需要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产业立国是关系到国家竞争硬实力和民生提升的向心力的关键。产业发展的周期性、产业结构的变动性、全业态的整体性,要求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前瞻性发展格局。纵观历史,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无一例外地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放在国家层面进行布局和推进。高水平的创新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本需要。通过创新链重构、创新传导机制优化等方式,可解决在高质量发展中存在核心技术短板以及薄弱环节问题,从而形成高新技术、关键核心技术的产业化,培育出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最终增强全产业链的竞争实力。新旧动能转化是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创新活动的重点之一就在于为新旧动能转化提供新选择,从而达成资源节约、效率提升、供求相适的良性循环。此外,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产业转型、新业态培育、新产品供给等产生了一系列新需求,对创新发展的模式产生了新的要求,所以高水平的创新还需要聚焦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其他相关产业的支撑和辅助。在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的进程中,未来产业将应运而生。无论是高端新装备业、新技术服务业,还是智能城市基础设施、新农业、无接触服务业等,这些未来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其发展需要培育市场新需求和新的政策环境,这需要我们协调好创新链和产业链的空间结构布局。未来产业布局还需要通过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中的结构调整产生的资源空间来进一步优化和赋能。

创新链和产业链高质量融合发展将助力数字经济发展。以数字产业、数字贸易、数字金融、数字产品为重要组成的新经济形态,突显出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数字经济发展所具有的创新特征。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将为创新链与产业链创造出新的赋能方式。与此同时,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过程中将溢出大量数字技术问题和数字化需求,从而强化数字技术应用的传导功能,促进数字经济的扩展和深化。

佛山要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需要在目标融合、价值融合、技术融合、组织融合、反馈融合等方面形成系统化的融合。本质上就是要解决创新需要和产业发展需要的有机融合问题,使融合成为共赢,这需要更具有指导性、协调性和优惠性的创新发展政策和产业发展政策的支持和匹配。

此外,佛山还要加强全要素创新模式构建工作。加快创新人才的引才和培养工作,聚集符合创新链和产业链的人才;打造高端创新要素聚集全球性平台,优化各种创新资源平台;加强政策引导,探索创新要素的市场交易、产业孵化、产品转化新机制; 加强未来产业布局,尤其是把创新链和产业链与未来产业有机结合;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总体布局中,提升本土创新链和产业链,强化与其他城市的对接和融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彭晓洁


发力“链长制”,可建立“六个一”机制

通过“链长制”可将分散的同类产业“贯通”,实现产业集群规模优势与协同共建共享优势。

进入“十四五”,对于佛山这样的制造大市而言,如何快速成长为“智造”强市,“链”的转型升级关键且迫在眉睫。今年的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要探索实施“链长制”。佛山要发力“链长制”,培育一批控制力和根植性强的链主企业和生态主导型企业,可以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发挥“链长制”的融会贯通的作用。当下,佛山的产业基础在区、镇街,但其彼此之间的产业发展却缺乏共建。通过“链长制”可将分散在各区域的同类产业进行“贯通”,实现更大范围的跨区域、跨行政部门的产业集群规模优势、协同共建共享优势,从而形成共建共享与融会贯通的政策链、制度链、产业链、科技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信息链、市场链,加快推动产业链转型升级,增强产业抵御风险的韧性与活力。同时,借助“链长制”可优化配置行政部门职责分工,增进佛山五区融合发展,跟上时代发展、产业发展,以及产业转型升级对政府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设计好“链长制”的工作机制。佛山可以采用“六个一”机制:一位链长(市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链主(龙头企业)、一个产业链发展规划、一套产业链发展支持政策、一个产业链技术与创新支持平台。通过市领导挂帅实现“融会贯通”牵头部门,携手龙头企业发挥出“先锋作用”,通过科学规划、政策支持、技术推动切实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好产业服务,为实现佛山高质量发展破题“突围”。

明晰“链长制”的责权利。这是产业链“链长制”制度创新得以顺利推进,形成有利于促进区域新旧动能转换、增强区域政产学研协同合作、提升整条产业链运行效率,进而降低制度成本、市场交易成本的前提。佛山要牵头调研梳理产业链发展现状,全面掌握产业链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平台、关键共性技术等情况;组织研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扶持政策,培育产业链技术与创新支持平台,统筹推进产业链企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人才引进、技术创新等重大事项;遵照市场规律,依法依规精准帮扶产业链协同发展,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重大困难问题等。

结合佛山的实际情况,要推进产业链的现代化,个人有以下具体措施建议:一是结合佛山实际选好产业链,既要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也不能忽视佛山的传统产业。二是要把焦点放在“产业链”生态上。要关注点状的产业分布发展成链状的产业生态;打造适合产业链发展的整体产业生态;从促进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人才和服务上入手,优化提升产业生态。三是加强公共管理服务创新,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企业的关系,暨链长、链主、链上相关市场和主体等关系。产业链上各主体间的关系是:在市场动态竞争中耦合构建的供应链合作网络,而这需要在协同的基础上发挥好链长作用,进而更好地服务市场经济主体实现“链长制”的初衷。(佛山市委党校统战理论教研部主任李建丽


(来源:佛山日报)